新浪财经

券商看天吃饭 暴富饕餮能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BY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在经历了2007年中国股市的爆发式增长后,以抽取佣金为生的证券公司无疑成为牛市最大的受益者,而依据利益的连带效应,其员工的薪资水平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据报道,今年中信建投足足掏了7个多亿给员工发年底红包。而类似的大手笔也同样存在于其他证券公司的员工分红中。

  但问题是,去年这些券商的暴富都并非是其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而是建立在政策性牛市基础之上。如今,随着他们对市场的滥砍滥划,熊的味道已经来到,有关信息披露,今年以来某些券商营业部已经出现亏损,那么,券商沦为看天吃饭“雨伞行业”的原因是什么?究竟如何看他们的暴富呢?

  大众评判台

  王灿:正当收入无可厚非

  作为券商面对2007年如此大牛的股市多发一点奖金倒也无所谓,前几年熊市的时候,很多券商估计连开个工资都麻烦,中国股市就是这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要人家券商奉公守法,依法缴税,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葛涵:适度调整费率

  如果真是如此,估计国家或许应当调整一下股票交易的税费,毕竟这几年中国股市大牛,交易量剧增导致券商盈利能力增强,券商的不合理收入增长较快,连银行商品房贷款都知道依据经济状况不断调整存款利率,证监会也应当依据股市状况调整相应费率,否则社会分工会更加不合理。

  何若灵:只有眼红的份儿

  证券业红包的大小着实让人眼红,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虽然很难说这个红包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是等量的关系,虽然这种类型的发放和“按劳分配”完全不搭界。但平心而论,这样的现象恐怕并不违法,至少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就是不是违法的,于是也就是合理的。眼红的尽管眼红,也没有办法。

  ◆沸点特稿:

  券商和贝尔斯登一样脆弱

  杜欢

  在过去两年中,证券行业大红大紫,不论是自营业务抑或是经济业务,都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丰厚的账面盈余。在暴利的诱惑下,各大财团对中小券商虎视眈眈,纷纷欲置其囊中而后快。如泸州老窖收购华西证券,锦龙股份收购东莞证券,飞乐音响收购华鑫证券,新湖系增持湘财证券等等。从投资的回报来看,参股券商确实是使太多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例如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由于参股广发证券超过20%比例而直接将巨额利润占比体现在自己的年报中。

  2005年以来的牛市重塑了证券行业,尤其是中信证券脱颖而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券商由并购整合而成为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顶级券商。根据中信证券2007年年报,这家年度盈利居全行业之冠的券商,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0%达123.88亿元,而其光权证创设业务就至少赚了66亿元。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