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蓄势创业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9:30 上海国资


  上海蓄势创业板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包括张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上海企业将到深圳上市

  《上海国资》记者 刘虹

  2008年1月24日下午,上海股权托管登记中心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陈沛霖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中小企业的极大关注,他透露,2007年上海已有12家中小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而2008年的目标是达到20-30家。这是令与会中小企业听来鼓舞人心的消息。

  在2008年创业板推出的背景下,这批企业上市的目的地自然是直指创业板。

  政府强力推动

  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上海中小企业队伍日渐庞大,目前已达36万多家(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非法人企业),占上海企业总数的99.6%。其中,私人、非公性质的中小企业占总量的90%以上。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上海总就业人数的80%左右。中小企业在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立于1999年11月的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办)工作主线即为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据陈沛霖介绍,2007年,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工作力度。2007年7月6日,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8月27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这是中小企业办成立以来的首次。

  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中小企业办推出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千、百、万”工程,从市级到各区县,直到各乡镇、园区等,发掘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使他们成为上海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引领整体发展。

  围绕这一工程,中小企业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围绕上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产业导向加以政策性引导;其次,建设并推出了上海市中小企业网,加强信息披露工作,让政府提供的一系列项目补贴能真正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加大对为大企业配套项目的扶持力度。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办曾联合20多家中外资银行,量身定做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产品,同时为中小企业构建担保体系。虽然做了许多扶持性工作,但陈沛霖坦陈,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而言仍是个难题,再加上宏观调控与紧缩政策的出台,企业从银行贷款将更为困难。

  在这样的形势下,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为中小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作开始紧锣密鼓推进。8月,上海市经委、市科委、市金融办和上海市证监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上海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的意见》,标志着培育工程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

  据悉,上海将选择100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高成长性特征、有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争取通过系统性服务和配套政策支持,使一批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规范化运作水平明显提高,成长性明显增强,改制上市进程明显加快。

  陈沛霖透露,提出的目标是100家,但已有300多家企业想挤入。经常有区县邀请他过去,亮一批企业出来,这些中小企业的净利润有的高达6000多万元,少的也有4000-5000万元。“上海的拟上市资源很丰富!”因为了解情况,陈沛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陈沛霖表示,2008年的目标是争取有20-30家中小企业上市。“能不能上市,最终决策权在证监会,但是基础打得好不好,是中小企业办的事。” 为贯彻市政府精神,中小企业办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

  首先,在市级层面举行了专门的改制上市培训,第7期培训已于1月22日举行,部分区县经委、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及部分中小企业代表共170余人参加。历次培训都场场爆满,未能参加的企业还纷纷要求补课。

  中小企业办还与各区县联合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召开座谈会,摸清企业情况,了解上市准备工作进展,进行现场交流互动。依托区县经委和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利用证券公司、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培育全过程服务方案。同时,深入后备和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的重点扶持工作。

  “以上这些方面的服务,都是政府买单,欢迎企业来找我们!” 陈沛霖笑着强调说。

  同时,中小企业办还推出了品牌企业评选。在陈沛霖看来,这是以品牌建设形成倒逼机制,由自主品牌-自主产品-自主创新,追本溯源,促使企业加大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才能真正成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

  在上海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正全面铺开,进程提速,相关措施密集出台,已形成了系统化体系。

  2007年上海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明显加快,已有3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共融资9.83亿元。目前还有5家中小企业通过辅导验收,其中4家申请新股发行的材料已报中国证监会待审核,已在上海证监局申请辅导备案的企业达到12家。除了IPO募集资金外,上海中小板公司思源电气还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亿元。

  之前曾传出上海每年将推进10家左右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再加上创业板的及时推出,这个数字可能将大大突破。

  园区蓄势待发

  对于创业板的上市资源,深交所上海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上海的创新经济模式企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网络等方面的中小企业最受青睐。

  深圳市创投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曾对外表示,将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很多会来源于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就是“种树苗”的地方,许多高新企业在园区孵化之后,就可以在创业板融资,并做大做强。

  目前国内较有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40多家,其中最大的高新区为中关村,张江高科、深圳创投、武汉光谷、西安高新区以及四川绵阳高新区等都是国内发展最好的园区之一。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为上海市发展高科技的聚焦中心,园区企业已达4800多家,中小企业众多,大多集中在集成电路、软件、医药、光电子、微电子、文化创意等产业。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和成长型企业资源丰富, 而融资一直是个难题,园区很多企业一直想上创业板。早在2001年初,张江乃至上海市的众多中小科技企业就掀起了迎接创业板的热潮。而创业板热了一阵之后却因种种原因搁浅,在园区的扶持下,很多企业转而寻求其他的融资渠道。

  2006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威尔泰成为股改后登陆中小板的首家上海本地公司。上海2007年到中小板上市的3家公司分别是中国海诚、汉钟精机、斯米克,都是园区企业。同时还有5家中小企业通过辅导验收。

  创业板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谈论较多,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宣传造势,目前园区企业对其都有了一定了解。不少高科技企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离中小板上市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迫切需要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因此很期待创业板的推出。

  据《上海国资》了解,如今创业板推出在即,园区约有几十家企业正在做上市准备,已明确表示要上创业板的企业中,有的早已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如医药行业企业等;还有一些是尚未改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网络营销、汽车设计等领域的企业。总体看,这些企业经营情况都还不错。

  此外,园区有不少海归创办的企业,创业时即拿到了风投,有的就是为了海外上市而设立的,已经过了一两轮的海外融资,拟走境外上市之路,目前这样的企业大约有20-30家,主要是集成电路企业。随着主板市场持续向好,也有部分原打算海外上市的企业转而欲在国内上市。创业板的推出,无疑也给这批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据了解,目前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有30家左右。总体来看,园区企业中的股份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园区近两年在着力推动改制工作,邀请上海市及浦东新区相关部门、深沪证券交易所相关官员和专家开展相关培训,帮助推荐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等,同时对改制企业实行财政补贴。

  深交所有关人士曾表示,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包括张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上海企业将到深圳上市,这种资源优化配置,将更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园区已提出了培育中小企业上市的5年规划,将抓住有利时机,帮助这些企业改制一批、培育一批、推介一批,借创业板的东风,打造一批明星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