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G上广电票据现形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22:0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G上广电票据现形记

  本刊研究员王大力/文

  2005年末,G上广电(600637)应收关联公司——上海广电集团销售有限公司(下称“广电销售”)一年以上货款超过7.43亿元,但这巨额资金占用却堂而皇之地计入应收票据中。如是做法,一方面增加了公司资产的表面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坏账计提,美化了利润。尽管广电集团通过股份回购受让了部分资金占用款,对于投资者与广电集团似乎是皆大欢喜,然而,回购价格的依据却是受虚增业绩支撑的股价。投资者最终的损失不可避免。

  “票据”现形

  我们整理计算了2005年末应收票据余额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的情况(见表1),其中,一些公司应收票据高达应收账款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如G唐钢(000709)与G杭钢(600126)2005年末应收票据高达应收账款的近31倍与24倍;同时,一些公司应收票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较大,如G上广电与G春兰(600854),2005年末应收票据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21%与36.58%。

  在这20家上市公司中,G上广电的应收票据与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见表1),同时,公司年末应收票据是应收账款的1.7倍,也处于较高水平。

  异常总会有异常的理由。

  短票长占?

  2005年12月31日,G上广电应收票据余额15.73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46.21%,比2005年初增加3.2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高达15.20亿元,占应收票据余额的97%,皆为应收关联公司——广电销售的款项;而银行承兑汇票仅为0.54亿元。商业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为6个月,应收销售公司15.20亿元商业承兑汇票,意味着2005年度与该公司的关联销售不少于15.20亿元。然而,据G上广电年报披露,2005年度向销售公司销售商品仅为7.77亿元。那么,两者7.43亿元的差额源自何处?

  2006年6月30日,G上广电应收票据余额突然蒸发为1.63亿元,比年初减少14.1亿元(90%)。如此大幅度的减少,在“比较合并报表变动幅度达30%以上,且占公司总资产5%或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项目的说明”中,却没有具体解释。经询,G上广电

证券事务代表介绍说,这是由于股改的原因冲掉了,即采用大股东以股抵债的方式。

  在

股权分置改革暨定向回购部分国家股方案说明书中介绍,广电集团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后,G上广电拟定向回购广电集团所持有的部分股份,定向回购每股价格为4.0556元,回购金额为10.44亿元,回购对价为截止到2005年10月31日广电集团受让的广电销售对G上广电的部分资金占用款及全部资金占用的资金占用费。

  据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截至到2005年10月31日,广电销售占用G上广电经营性资金13.74亿元,其中6.41亿元为信用期内的应收债权。这些资金占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G上广电于2001年7月将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全资子公司的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出让给广电销售,原内部往来结算的款项转为关联方往来款项;二是历年的业务结算形成往来款项。

  至此,答案已渐渐明了。广电销售历年巨额经营占用G上广电资金,其中一些款项已超过4年;这些长期经营占用(至少有7.43亿元超过一年期)在应收票据中反映。由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所以,销售公司如果不是违规签发期限超过6个月的商业汇票,那么必然采用不断以新票抵旧票的做法,进而实现“短票长占”。

  减少坏账计提

  如果G上广电采用“短票长占”的做法,将超过一年期的巨额应收款项计入应收票据中,有两方面效应,一是增加了公司资产表面的流动性,因为按照人们的常识,应收票据比之于应收账款,收款更有保证;另一方面,减少了坏账计提。

  近3年来,G上广电业绩下滑,每年净利润以1亿元的幅度减少,至2005年,净利润仅为118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降低到0.32%。与业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G上广电近几年应收票据巨额增长,应收账款逐步下降。到2005年末,应收票据甚至超过了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两项之和(见表2)。

  现行会计制度中,不要求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对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G上广电坏账计提比例中,1至2年的为6%,2至3年的为10%,3年以上的为20%。即使上述超过一年期的7.43亿元应收款项仅按6%计提坏账准备,也已经超过4000万元。这对近年来业绩大幅下滑的G上广电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故而,G上广电采用应收票据的方式以减少坏账计提,其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隐蔽伤害

  尽管G上广电被广电销售公司占用巨额资金,且历年来未提取相应坏账准备,但毕竟广电集团定向回购时,其对价是受让的广电销售公司对G上广电的部分资金占用款及全部资金占用的资金占用费。表面上看,结果似乎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并未受到实质的利益侵害。情况果真如此吗?

  由于近年来少计提坏账,进而“提升”了正在下滑的业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G上广电的

股票市价,而市价恰恰是G上广电确定定向回购价格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广电集团在被“提升”了回购价格的基础上,以较少的股份换回了其对G上广电的资金占用。

  与应收票据大幅度减少相呼应,G上广电2006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1.32亿元,较年初增加2.73亿元,上升31.77%,据中报披露,主要是货款资金回笼结算方法变动。那么,如果销售公司的真实收款情况确实不好,在改变“短票长占”做法之后,G上广电必然面临着坏账风险的大量释放,未来业绩不容乐观。

  G上广电这种先是实行“应收账款票据化”,随后又摒弃之而重新回归应收账款结算的实践路径,实应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