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式汇票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22:0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关联方汇票风险隐现 2003年开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汇票在中国勃然而兴。从企业融资的角度而言,商业汇票大大促进了企业的短期融资;从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角度看,这种过快增长则使得风险向银行聚集。总体而言,对于商业汇票的分析重点在于金融而不是企业,特别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很少有专业的研究。 《证券市场周刊》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运用票据结算方式,然而相关的会计制度却有明显的欠缺,信息披露规则也是空白地带。这不仅给投资者在运用现金流量表进行相关分析时造成巨大困难,也会使企业的风险不能在财务信息中充分体现。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关联方互开商业汇票的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关联企业间以应收款方式结算更加合理。其背后的原因则是相关企业利用当前商业汇票市场风险控制的不当,谋求某一利益主体(包括母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等)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替代短期银行借款的行为。 *ST科龙与*ST方向A票据“运作”带来了投资者损失与银行逾期账款,而G上广电与关联公司之间大量的商业承兑汇票,其核心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与央行高层提出的“应收账款票据化”判若云泥。 欲治中国商业汇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乱象,会计信息是一个切入点与突破口。但遗憾的是,即便是最新的会计准则仍不能解决中国式票据会计处理的问题,更谈不上对相关风险的揭示。 本刊研究员 王大力/文 尽管与2006年一季度数据相比,增幅稍有回落,但商业汇票整体仍处于过度增长态势。据8月公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71万亿元,同比增长30.25%,累计贴现额和未到期余额也都增长迅猛。 有趣的是,在累计签发与贴现商业汇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再贴现数额却呈巨幅萎缩的态势,今年6月末累计再贴现余额仅5.59亿元。这种反差至少说明三点,一是央行对商业汇票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市场调控力有限;二是商业银行资金充沛;三是贴现与再贴现利率倒挂的情况下,此种反差是商业银行逐利的必然。 在这票据高烧过程中,银行承兑汇票的参与者们乐此不疲,并各得其所。就企业而言,以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结算,通过背书贴现等运作,低成本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就承兑银行而言,既获得了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存款,又收取了承兑手续费,且承兑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于表内诸比例无甚损害;对于贴现银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一定政府信用,所以对绝大多数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进行贴现,类似于放出低利率无风险短期贷款。而资金实力稍弱的中小银行,则为提高商业汇票的流动性而努力奋斗,本着薄利多销的理念,扮演着票据“中介”的角色。这其中,也催生了众多商业银行票据服务与员工激励的相应措施,以及个人“揽票一族”的狂热。 几叶知秋 其实,目前的票据高烧早有先兆,或者说呈现着周期性的特点。以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情况为例(表1),过去三年中,2004年末贴现数额较2003年末略有减少;但2005年末大幅度增加为2815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292亿元,增幅高达85%;2005年末,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贴现总额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6.87%,比2004年末增加5.72个百分点。而这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仅是整体票据市场数据中的一小部分,更大部分为工农 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据。 让我们再看看商业汇票的使用主体——企业的情况。2005年末,所有A股上市公司应收票据总额1004亿元,应付票据总额1899亿元;同时,近五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01年末至2005年末,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总额皆已翻倍增长。 据了解,中国商业汇票的大发展始于2003年。当时,由于经济开始升温,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恰好此时是商业银行改革进行的关键阶段,许多银行贷款权力上收,商业银行分支行苦于有客户没有贷款权的窘境。此时,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汇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累计签发规模从2002年的1.6万亿元,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2.77亿元,增幅超过73%。 总体而言,票据融资的财务成本较低,而审批程序相对简单,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都有很大的便利。中国工商银行率先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票据营业部,规范商业汇票的发展,并利用其固有的资金来源优势最终在商业汇票市场保持了绝对的影响力。 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短期融资票据化趋势,票据融资对于短期贷款的替代作用明显。但是,央行对于商业汇票的发展也不无忧虑:银行承兑汇票占据商业汇票的主体,据统计,2004年占高达97%的比例;这造成商业汇票的发展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信用,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商业承兑汇票发展迟缓,虽然期限短,便于监控企业风险,但银行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难以充分覆盖风险;实物券的方式不仅交易效率低,还会发生中国银行双鸭山分理处那样的票据诈骗大案。 但是,所有这些判断都是从商业汇票总体市场的状况做出的,从企业运用票据角度分析相对较少,对于企业利用票据制造和转移风险的揭示非常不足。但是,目前的商业票据市场的未到期余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系统性风险正逐渐加大。而从公开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我们可以很好地透视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票据操作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偶露狰狞 由于有一票之据(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与应收账款相比,票据于法律上和心理上都貌似稳妥,故更能博取信任,于是,其中的问题便容易被投资者、监管者与其他相关利益者忽视。正因为如此,商业汇票往往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狰狞”,其问题或者是公司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时显露,或者东窗事发时浮出水面。对于相关银行,在商业汇票承兑与贴现的盛宴之后,面临的将是苦果。 上市公司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T科龙(000921)与*ST方向A(000757)。前者的问题是存在大量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票据,这种做法虽然违反现行的《票据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早就大行其道。而后者则是隐瞒巨额应付票据及相关的银行借款。 *ST科龙2005年末应收票据1.4亿元,比年初(7.93亿元)减少6.53亿元,据年报称:“应收票据年末数较年初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在于: 2005 年9 月后,本公司规范了票据融资行为,杜绝了无交易背景的票据,并对前任管理层无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行为进行了清理所致。” *ST科龙的应付票据也是同样情况。2005年末,公司应付票据1.83亿元,比年初(17.29亿元)减少15.46亿元,主要原因是:无交易背景的票据大幅度减少;自2005 年9 月始大幅减少商业票据融资。 较早前曾被本刊质疑财务造假的*ST方向A(详见本刊2006年第1期《方向光电财务谜团》),于今年上半年发布了2005 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专项审计报告。其中,调增2004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2.6亿元,原因是母公司应付票据未及时入账;母公司因银行票据未达,调增 2005 年年初短期借款2.24亿元,贷款利息1797万元补记入账,调减2005 年初未分配利润1797万元。 在*ST科龙与*ST方向A的逾期短期借款中,有大量源自银行承兑汇票,此类逾期借款的发生与相关银行的操作不无关系。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商业银行(主要是分支行)或为招揽客户而降低承兑保证金,或为提高企业银行间票据互动速度而简化审核程序,等等,最终引火烧身。 据*ST科龙年报披露,2005年末公司逾期短期借款余额高达12亿元,其中逾期银行承兑汇票2.33亿元。资料显示,公司自2005年初便有此金额,也就是说,此项源于商业汇票的短期借款已逾期超过一年。日前,招商银行(600036)起诉江西科龙与*ST科龙,原因是招商银行先后为江西科龙办理银行承兑汇票4301万元,而江西科龙只交付30 %保证金,尚有3011万元未支付;虽有部分承兑期限未到,但根据协议,要求江西科龙立即付款,*ST科龙承担连带责任。显然,招商银行为江西科龙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时,没能控制风险。 对于商业汇票的运作模式与造假手法更加赤裸裸的*ST方向A ,2006年6月末短期借款10.98亿元,其中逾期贷款9.39亿元,占85.52%。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票据转入的短期借款为3130万元,而正是兴业银行早在三年前,便应企业对票据的热情,创造了“财智星”之“票据快车”的服务项目。同时,*ST方向A的担保涉诉事项中,也涉及到与招商银行成都营门口支行的票据纠纷。 上述*ST公司票据大起大落的“过山车”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在这里,票据已非“能够带来金钱的魔杖”,或许叫“巫杖”更为确切。不仅上市公司在经历汇票的痛苦轮回,相关商业银行也很受伤。 其实,应收应付票据此类细节往往是深入考量公司实情的切入点。只是,由于年报中应收应付票据列报与披露的相对简单,给投资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联”乱像 就商业汇票结算而言,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有这样一种逻辑,若双方信任度高,可采用应收账款;若信任度低,则趋向于更稳妥的应收票据。同时,这里也有一个成本与资金占用的问题。开据商业汇票,是有着种种规矩的,要开票,要承兑,必然耗费一定的管理成本;如果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一方面要在银行留存相当数额的保证金存款,另一方面还要付出承兑手续费,且占用银行授信额度。 然而,事实恰恰有背于此种逻辑。我们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关联方互开商业汇票的情况,进而实现某一利益主体(包括母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等)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替代短期银行借款。据一位从事过票据管理工作的银行界资深人士向本刊介绍,在承兑环节,银行往往重点审核真实贸易背景,而不管商业汇票的参与者是否是关联方。 *ST科龙便是典型的一例,其在2004年年报中有一项“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报表重分类调整”,其中介绍,根据财政部财会[2004]3号的有关规定,对于附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由原作为或有负债予以披露,改作视为以应收票据取得质押借款,按收到款项确认银行借款。追溯调整前,*ST科龙短期借款8.59亿元,应付票据19.39亿元;转回已贴现的合并范围内公司和三方信贷银行承兑票据11.57亿元后,*ST科龙短期借款达到20.16亿元;抵消内部公司票据余额10.88亿元后,应付票据余额降为8.50亿元。这种调整反映的就是在同一合并主体范围内,通过互开银行承兑汇票并进行贴现,从而获得短期银行借款的行为。 有此行为的不仅仅*ST科龙一家上市公司,比较典型的还有G天士力(600535)与宁波东睦(600114)。G天士力2005年末应付票据项下银行承兑汇票2.18亿元中,包括G天士力应付控股子公司天津中药银行承兑汇票7600万元以及控股子公司天士力营销应付G天士力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该等银行承兑汇票均已向银行贴现。不过,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这1.76亿元内部应付票据未如*ST科龙一样调整入短期借款,从而导致短期银行借款的漏报。 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宁波东睦,其2006年6月30日应付票据全部为银行承兑汇票,金额6862万元,其中应付控股子公司东睦(天津)银行承兑汇票390万元,应付控股子公司明州东睦银行承兑汇票2498万元,应付控股子公司连云港东睦银行承兑汇票1255万元,应付控股子公司东睦江门银行承兑汇票631万元,该4家公司已将其贴现或背书转让。 当不存在合并报表范围内母子公司间互开商业汇票的情况时,母公司的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将等于或小于合并报表中的相应数据;而出现母公司的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数大于合并报表中的相应数据时,也就是出现了内部公司票据的抵消,即存在了母子公司互开商业汇票的情况。鉴于这种数据关系,我们查看了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经统计,2005年末,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母公司的应收票据大于合并报表应收票据数额的上市公司共31家,差额合计31亿元;母公司的应付票据大于合并报表应付票据数额的上市公司为26家,差额合计14亿元。实际上,由于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着大量的应收应付票据,所以母子公司间互开商业汇票的上市公司以及汇票金额都将远远超过上述数据。 其实,这只是考查合并报表范围内母子公司间互开商业汇票的情况。至于合并报表范围外关联公司间的情况,便需要有针对性地逐一查阅上市公司年报资料了。关联企业间互开商业汇票,并经银行承兑后贴现,进而实现以票据融资替代短期借款,除了看中票据融资的低成本,背后往往是自身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急速扩张导致流动资产不足,或者是某家关联公司资金窘迫不得不借助票据贴现,等等。其实质是集团整体票据运作,以实现资金、银行信贷额度等的输出入安排。 比如,企业集团各成员中,一家管理规范且资信较好(往往是母公司),获得较多的银行授信额度,而其他成员或业绩乏善可陈或经营问题重重,则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由于银行承兑环节的审查往往只注重单个公司,这样,企业集团便可由“好”公司给“坏”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这一“通道”,实现资金向“坏”公司的转移。在这过程中,随着公司财务风险的或隐或显地增加,银行系统的风险也在慢慢聚集。 此外,当合并范围外关联方票据替代应收账款时,能够美化上市公司利润,因为在目前会计规则下,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