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部委专题--中国证监会 > 正文
 

证券期货行业标准颁布标志标准化工作步入轨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22:54 证监会网站

  —— 证券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

  今年3月2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历经三年砥砺的八项证券期货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证券业标准化委员会和各项标准起草小组成员辛勤工作的结果,它渗透着全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及其专家们尽职审查的汗水,贯穿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积极帮助和科学培育,并成为我国证券期货行业标准化工作步入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一、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意义

  这些标准在证券期货市场盼待已久,是历次行业调查位居榜首的需求。上述八项标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数据交换类,它规定了行业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格式、类型、长度和传输要求,是业务系统参与各方和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共同语言”,用于提高数据交换和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效率;二是技术管理类,它确立了信息系统管理的技术规则,用于加强信息系统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三是信息规范类,用于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为市场各类人员进行投资分析、决策提供依据。这八项标准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操作风险、提高市场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大幅度减少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s)。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和发展伴随着经济改革的历程,具有试点期间“摸着石头过河”的自发性和不确定性。加之,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脱胎于通过政府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因此,当时尚无行业标准可言。证券公司内部、证券公司与交易所、交易所和结算公司内部,也都来不及考虑标准。这样,市场各方均以完成交易清算为基本原则,从而逐步形成了实用性极强的粗放式市场运行框架,证券公司营业部在若干个银行开立账户,在交易所有若干个席位,机房成了转换器的堆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空间。所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差,操作复杂导致的低级风险增多,对投资者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我们自1996年以来抓紧规范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对标准化的需求十分迫切。

  今年获准八项行业标准,充分证明了中国证监会立足当前、统筹规划、着眼未来的科学发展观。其政策效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交易工具的操作简单易行,实施强制性数据备份,因系统问题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减少;在标准化工作的磕磕绊绊中,市场参与者和市场组织者的标准化理念渐趋一致。可以预期,贯彻实施八项行业标准必将更大幅度地简化市场主体的操作动作,减少操作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水平。

  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通过推进标准化、提高市场标准化水平,我们可以收到的另一个显著成果是系统重复投入减少,效率提高。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为系统间的通信接口简化,可以使证券公司营业部与各商业银行间、与交易所和结算公司间,基金管理公司与交易所和结算公司间,期货经纪公司与各期货交易所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减少,由原来的多对多变成标准化后的一对多,机房转换器的购置相应减少,从而使公司节省了系统的资金投入。二是由于标准化带来的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数据和系统有效备份意识深入人心,使前台服务安全,后台处理准确,误差减少,因此使公司风险损失减少,也节省了系统打补丁的投入。三是系统简化、数据校验准确必然使等量时间的处理能力提高,并带来系统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3、有利于提高信息质量,增强透明度。自1993年协调有关部委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开始,我们逐步统一了统计标准,用共同的语言科学描述和理解中国证券市场,为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之后,针对股评混乱、上市公司综合类包罗万象、掩盖了啤酒+房地产式的多元化经营性质、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上市公司筹资使用方向等问题,证监会组织证券交易所历时两年,完成并试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逐步规范了上市公司行业归属类信息,使其在真实、可信方面向前迈了一步。现在,我们通过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又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的可用性,为社会公众便利地检索和分析、从而实现有效监督创造了条件。

  4、有利于对外开放,优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量正与日俱增。由于SWIFT协议的建立和发展,由于90年代FIX协议的推广,各个国家间资本市场的上万亿美元在几秒钟之内即可完成安全跨境交易。中国加入WTO的行动表明,我们的金融业务正在汇入这个浪潮。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外汇市场(无形市场)交易,不做市,不自营,己取得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另一方面,为便于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我国资本市场交易,确保安全、可靠,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国际惯例、行为规则、金融产品及其运行标准,努力为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做好准备;同时,着手解决双方的共同语言问题,在明确政策导向的前提下,总体规划我国证券市场的标准化框架结构,然后,分步制订和实施,在过程中实现了对国际通行标准的本地化改造;着眼于应用,通过标准化提高公司级和市场系统级的管理水平,逐步实施新兴+转轨市场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