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

  林根/制表 吴比较/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信托公司不要将信托业务做成影子银行,不要成为银行的影子。”日前,监管部门接连对去影子银行化和去通道的表态,引发信托业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在泛资管业竞争加剧、风险防控压力上升和监管压力表态之下,喊了多年的信托业转型将不再是空话,加快主动管理业务拓展和减少通道业务依赖成为当下必然选择,行业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监管部门接连喊话

  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对金融业尤其是对信托业未来监管的表态相对密集。

  3月2日,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首秀。谈及资管业务时,郭树清表示,不同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开展了资产管理业务,因为监管主体、法律规章都不一样,规定出现了混乱,导致一部分资金脱实向虚。他说,共同监管的办法正在研究中。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则介绍,目前人民银行牵头、会同“三会”正在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进展很顺利。

  两会期间,专管信托业的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也出来表态。他表示,目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都给了信托公司通过发挥制度优势、回归信托本源来做大做强信托业的历史机遇。

  “信托公司要专注于信托、专业于信托、专长于信托,不要将信托公司做成投资公司,不要将信托业务做成影子银行,不要成为银行的影子。”邓智毅说。

  转型刚性推动力增强

  业内人士分析,一行三会统一资管监管标准要求减少嵌套与不做影子银行业务,均是要求信托业减少通道业务,加快主动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

  影子银行是指从事信贷业务,但不受银行同样监管要求约束的机构。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监管希望信托公司加快推动转型的力度,降低对通道业务和贷款信托业务的依赖。”

  这意味着,信托公司应该更多回归信托本源,多做主动型管理业务,例如家族信托、投资类信托和慈善信托等。

  西部一位信托公司高管称,除了面临通道业务减少的冲击,信托业还面临内外部竞争、泛资管行业竞争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挑战,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将受到巨大的冲击,转型的刚性推动力在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末,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达18.17万亿元(11月末增至18.91万亿)。按照功能划分,分为融资类4.02万亿元,占比22.11%;投资类5.85万亿元,占比32.19%;事务管理类8.3万亿元,占比45.71%。

  华泰证券金融业分析师沈娟表示,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均为通道业务,假设融资类信托中有五成比例是通道业务,则通道业务体量约10.3万亿元。目前,信托通道费率为0.1%~0.15%,在过渡期内受影响的通道收入约为100亿元~150亿元。预测2016年信托业实现收入1000亿元左右,若严格执行新规,预计通道业务缩减对行业营收影响占比约10%~15%。

  邓智毅表示,“资管监管标准的统一,一定程度消除了信托原有的跨市场资产配置的独特优势,短期可能出现资产荒与资金来源收窄的双重‘挤压’,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不过,考虑到限制信托通道业务给行业带来的冲击,邓智毅说,统一资管的监管标准应充分考虑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遵循各自发展规律,保持我国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建议设置缓冲期。

  袁吉伟也表示,监管部门的表态,是高屋建瓴式的监管建议,即使出台措施,也会有一个渐进过程,未来信托公司需要积极探索融资转投资的多元路径,加速转型。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