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航系高价接盘下坡东北电气

  停牌近一周,东北电气(000585)大股东股权转让事项揭开了面纱,“海航系”以溢价逾一倍的价格接盘一度引发市场热议。受该消息影响,东北电气的股价在复牌后也“一”字涨停。不过,对于经营业绩并不理想的东北电气来说,在“海航系”接盘后,能否创造另一番景象,一切都是未知数。

  溢价逾一倍接盘

  参与新H股认购事项尚未完成,北京海鸿源再度出手,溢价逾一倍接盘东北电气成为第一大股东。

  1月24日东北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23日收到第一大股东苏州青创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青创”)发来的《苏州青创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关于与北京海鸿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的通知》。据苏州青创与北京海鸿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海鸿源”)签订的《关于东北电气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显示,东北电气第一大股东苏州青创拟转让所持有的8149.49万股无限售A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8.73亿股的9.33%,受让方为北京海鸿源。上述股份转让以货币方式支付对价,交易对价合计为13亿元。交易完成后,北京海鸿源持有上市公司8149.49万股A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的9.33%,北京海鸿源成为东北电气第一大股东。

  北京海鸿源出手如此阔绰,也引发市场的好奇心。据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北京海鸿源成立于2012年7月1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项目投资等。资料显示,北京海鸿源的惟一股东是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海航旅游集团是“海航系”成员。

  实际上,“海航系”对东北电气青睐已久。1月3日,东北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议以2.35港元/股的价格新增发行1.36亿股H股,北京海鸿源为公司拟增发新H股认购人海航酒店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东北电气称,此次认购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契机,同时可扩大股东基础,提升公司资本实力,同时将及时为公司补充资本并促进公司业务迅速发展。

  若新增H股完成发行后,海航酒店集团将持有东北电气H股34.55%的股份,占东北电气总股本的13.49%。而H股发行上市后,北京海鸿源持有的东北电气股份下降至8.07%。依此计算,海航酒店集团和北京海鸿源将合计持有东北电气21.56%的股份。

  东北电气表示,北京海鸿源为公司拟增发新H股认购人海航酒店集团的一致行动人,紧随此次权益变动事项完成后,增发新H股认购人海航酒店集团有可能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高溢价存隐忧

  按照北京海鸿源的受让价格15.95元/股,以东北电气停牌前7.6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北京海鸿源的受让价格溢价逾一倍。而对于如此大手笔的溢价收购,由于标的东北电气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也遭到投资者质疑。

  据了解,东北电气是中国输变电和特高压直流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公司的业绩出现下滑趋势。财务数据显示,东北电气在2014-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97亿元和1.5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16.91万元和493.33万元。2016年前三季度,东北电气的经营业绩再度恶化,数据显示,2016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4896.28万元,同比下降53.13%,当期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亏损约2336.41万元,同比下滑高达2464.67%。

  针对高溢价收购的相关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私募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购通常都是溢价接盘,但超过一倍的溢价还是比较少见的,是双方商议的结果,可能包含着向原来第一大股东支付买壳费用的情况。“海航系”的接盘成本并不低,任何投资都是图利的,今后海航系可能会进行资本运作以提升东北电气的估值。

  按照1月24日8.37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海航系目前处于大比例浮亏状态,因此公司股价还需要上涨90.57%才能达到海航系的成本价,东北电气要想短期内涨到“海航系”的成本价似乎不太可能。“海航系善于‘投资+产业’的运作模式,拿下第一大股东地位以后,不排除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增强东北电气现有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可能打造新的盈利点,包括注入优质资产或者并购重组等。”上述私募人士如是说。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如此高溢价接盘有可能是接盘方要注入相关资产谋求借壳上市。在炒作A股中,具有高溢价接盘概念的相关个股,因为往往都有强烈的资产注入预期,所以其在弱势中的走势比较具有抗跌性,是投机者关注的对象。不过,这种高溢价接盘背后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一旦注入资产计划受挫,上市公司或将承压。

  而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杨德龙则认为,股权转让高溢价是由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溢价,对于在二级市场的股价来说,也是一个提振。同时其他的流通股东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不过,高溢价收购有没有风险,主要取决于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如果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得好,溢价收购就没问题,如果没有预期那么好或者是大市下跌的话,那有可能出现亏损。

  “海航系”A股版图

  实际上,除了收购东北电气股权之外,擅长资本运作的“海航系”旗下还有多家上市公司。

  据海航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2日,海航集团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业态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目前,海航集团共计参控股24家公众公司,其中8家A股上市公司、4家港股上市公司以及12家新三板公司。

  不过,对于一向擅长资本运作的“海航系”来说,由于监管层将严格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监管,或将对“海航系”未来版图的扩张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杨德龙表示,监管层对于过度融资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再融资的监管趋严,延长审批的时间主要是为了减少再融资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2016年的IPO规模只有1200多亿元,但是再融资的规模却超过了1万亿元,成为市场抽血的很大因素。因此监管层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响应市场一些人士的呼吁,将严格监管再融资行为。如果某家公司要再融资的话,需要过两大关,一就是通过审核,第二拿到批文。目前来看,由于从审核到拿到批文的时间间隔较长,对于急欲通过再融资来扩大资本版图的资本企业来说,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就是再融资的规模以及时间都会受到一定限制。不过对于二级市场来说,确实一个比较大的利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市场走强。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称,“花得钱越多,风险性就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价格只是带来一个技术上的风险,真正的风险还是企业存在问题,不光会不赚钱,反而会成为无底洞,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主业。就像当年的德龙一样,如果立足于自己主业做房地产、金融的话,可能会活得很好,并购多家上市公司,表面上看不错,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好,导致并购结果比较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明知是亏损还要并购,原因比较复杂。从外界来讲,我们不能客观判断的话,那么对于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还是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

  宋清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监管层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意在让上市公司多花费精力在其主业上面,此举,势必对善于资本运作的“海航系”未来的布局带来一定影响。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拨打东北电气在2016年半年报中披露的董秘办公室电话进行采访,但该号码显示不存在。北京商报记者 马元月 刘凤茹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