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近期,各大权威媒体密集发声,对IPO发行常态化给予支持。1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新股发行不会成为“洪水猛兽”》一文。

  文章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新股发行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降低银行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其本质上是加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必要举措,因此不应也不会成为“洪水猛兽”。

  同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也刊发标题为《IPO发行节奏加快无碍A股行情大趋势》的文章指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A股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资金链、年关节点等各种原因,不应过度放大新股发行提速的影响”。长期来看,IPO融资有助企业业绩改善、支撑经济增长,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IPO发行节奏对A股行情的影响不显著。

  而新华社更是在近期接连播发了三篇文章,支持IPO常态化。

  1月15日,新华社播发的《IPO常态化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一文中,记者援引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的观点称,从整体募集量和单只平均募集额上看,IPO整体融资量并不大,对资金“抽水”影响相对有限。文章还指出,IPO节奏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股市的融资功能。

  1月17日,《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一文则再度表示,新股发行是源头活水,只有活水长流,才能得清渠如许。

  文章表示,不过,新股发行常态化对“庄家”、职业炒新者、垃圾公司等股市投机者确实有影响。多因素叠加下,股市略有下跌时,新股发行便会再被提起。文章分析指出,股市行情下跌,投资者不论大小,大部分都面临资金缩水、利益受损等情形。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场规律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关。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之外,还要加快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股市投融资相关问题。

  为此,文章透露,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1月18日,新华社又播发《“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 A股两大“出血点”该如何堵住?》一文进一步指出,“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才是A股两大“出血点”。文章强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有赖于资本市场健康的肌体。对于年轻的A股而言,完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重建新陈代谢机能之外,堵住疯狂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已成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IPO常态化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适度加快新股发行速度与加强上市核查并举,可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也有利于间接引导民间资本流入股权投资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股市行情下跌,投资者不论大小,大部分都面临资金缩水、利益受损等情形。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场规律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关。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之外,还要加快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股市投融资相关问题。

  “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 A股两大“出血点”该如何堵住?

  2016年再融资规模8倍于IPO,并创下历史新高,3600亿元减持额的同时“清仓式”减持频现。“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成为A股两大“出血点”,应该如何堵住?

  IPO加快对A股行情影响不显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A股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资金链、年关节点等各种原因,不应过度放大新股发行提速的影响”。长期来看,IPO融资有助企业业绩改善、支撑经济增长,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IPO发行节奏对A股行情的影响不显著。

  新股发行不会成为“洪水猛兽”

  新股发行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降低银行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其本质上是加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必要举措,因此不应也不会成为“洪水猛兽”。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