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03:1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周少杰

  10月13日上午,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比亚迪(002594)首列历时5年,投资50亿元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鸣笛通车,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

  在“云轨”通车仪式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比亚迪已横跨IT、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缓解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及大气污染问题,助力城市实现从“车轮上的城市”转变为“轨道上的城市”,比亚迪将进入第四大产业——轨道交通。

  王传福表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将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由之路。‘云轨’作为中小运力的轨道交通产品,可与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充分结合,帮助打造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解决大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成为治疗城市拥堵‘癌症’的一剂猛药。轨道交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中国还没有民营企业涉足轨道交通的先例,比亚迪要敢想敢拼,敢为天下先。”

  针对绿色出行,6年前,比亚迪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减少城市的尾气污染。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比亚迪组建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成功打造“云轨”,希望为各个城市治理交通拥堵,发展立体化交通,提供新的思路和战略性解决方案。

  据介绍,比亚迪“云轨”属于中小运力的轨道交通,造价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1/3;噪音低,可从城市建筑群中穿过;编组灵活,运能为1-3万人/小时(单向)。

  比亚迪官方资料介绍,“云轨”搭载自主研发铁电池,采用全铝轻型和流线型车身设计,搭载铁电池储能系统、永磁轮边直驱电机、轻量化车体、单轴转向架、能量回馈及通讯系统和辅助的无人驾驶技术。

  10月13日在比亚迪总部正式通车的首列“云轨”总里程4.4公里,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这也是全球首列跨座式“云轨”。

  目前,比亚迪已与汕头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金额约500亿元。今年6月,坪山新区也已与比亚迪在云轨规划和建设方面达成合作,建设总规划里程不少于50公里的跨座式单轨。公司已与20余个城市接洽,未来中山等地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而在此前一天,比亚迪还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600亿元人民币单轨轨道交通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负责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市场。

  在13日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王传福对比亚迪进入轨道交通市场充满信心。他举例说:“像汕头这种城市,有200多公里的建设需求,这就是接近500亿的规模;而中国这类三线城市就有273个,即使每个城市只有200亿的规模,也是一个超过5万亿的市场。”

  王传福认为,这个市场至少能“再造一个比亚迪”。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房地产降温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当前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房地产可能是极少数安全、稳定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而限购政策带来的楼市可预期的降温,极大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一线城市更应拥抱分享经济

一线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对于网约车的政策代表了对于分享经济的态度,也是其他地方政府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和政策的风向标。限车门槛已经不低,勉强可以接受,限车又限人的政策风险是网约车这一分享经济业态的不可承受之重。

滴滴的尴尬背后是政企关系失衡

市场型企业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税收征缴、统计监测、货币发行等传统上由政府进行的事务也需要作出调整和改革。市场型企业和政府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最大限度地收获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避免福利损失。

政府为啥不忍心对楼市下狠手

过去几年的经验再次证明,楼市泡沫固然带来种种问题,但离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增长也是难上加难。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爱恨交加、左右为难的心态,导致它们很难对楼市祭出重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