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01:01 北京商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今年下半年,城商行步入“一月上市一家”的节奏。上周五,上海银行首发获得证监会批复,A股市场迎来年内继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之后第四家上市城商行。不过,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城商行不要急于做大,应坚持服务当地的区域定位。这使得如何平衡上市做强和服务本土的关系成为摆在城商行面前的难题。

  近年来,城商行的发展马力十足。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133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达25.2万亿元,较五年前增长近1.9倍,年均增速近40%。另据统计,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同样领跑,虽然由2012年的31.5%已逐步下滑到18%左右,但依然远高于国有行和股份行。

  今年6月,江苏银行叩开对城商行紧闭六年的A股大门,随后城商行上市脚步加速。

  不过,较快的发展已给城商行埋下了一些风险隐患。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周期,城商行资产规模逆市扩大,2016年以来,总资产以同比27%左右的月均增速持续扩张。投资超过贷款、表外业务发展过快的情况凸显。

  有数据显示,2015年城商行投资占生息资产比重达36.23%,比2014年增长了10%,一些银行的投资类资产比重已经超过了信贷资产。

  尚福林表示,这些业务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意味着隐藏的信贷风险可能会影响金融安全。他指出,城商行要尽快摒弃“规模求大、地域求广、业务求全”的发展情结,坚持服务当地的区域定位,专注大行资源深入不到的地区,推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扶贫金融等领域发展。

  支持“上市做强”与“甘做地方特色行”是否有矛盾?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上市是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服务地方则是资金该如何配置的问题,二者并不冲突。

  比起做大规模,对于城商行而言,更难的是如何精准把握当地经济的短板、企业和居民的痛点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普惠金融并不是谁有金融需求,就应当得到满足,金融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管理有它的要求。具有平等、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和成本可接受这四个条件的金融才是普惠的。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国当前急切需要一个孙冶方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哲学问题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万科股价暴涨中有何危机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空间有限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