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01:46 证券时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证券时报记者 张筱翠

  银华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通过,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权结构等事项未发生变化。

  公告称,“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及债权、债务关系将全部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继。上述变更事项已得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于2016年8月30日领取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资格管理证书。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较早的颇具实力的基金公司,银华基金此次更名,是否意味着未来会像汇添富基金那样推出股权激励,乃至挂牌上市?

  银华基金董秘王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华基金将公司名称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股份制改造。

  他说:“此举主要是为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做前期基本准备,公司名称更改之后,会按照《公司法》中有关股份公司的规定来运行,很多细微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变动,但公司目前股权结构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目前也并没有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股权激励措施。”

  此前,中邮基金在更名不久后便挂牌新三板市场。针对银华基金未来是否有挂牌新三板的意向,王勇对记者表示:“公司暂时没有挂牌新三板市场的安排。目前只有一家公募基金挂牌新三板市场,公募基金挂牌三板市场的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银华基金未来会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监管层政策层面的一些突破来做前期准备。现阶段,银华基金还是做好基础工作和经营管理,至于未来的战略安排,可能关键还是要看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意愿。”

  基金公司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先例,而从已有的案例来看,一些基金公司在变身为股份公司之后,均有实施股改的动作。比如,此前更改名称之后,中邮基金迅速挂牌新三板,汇添富基金也很快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权激励。

  新华基金也是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金公司之一。一位此前从该公司离职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基金公司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通常是为股改做准备,解决员工持股等股权激励问题,最终可能是为上市做准备。去年新华基金也一度效仿中邮基金,试图挂牌新三板,在其去年离职的时候,新华基金已有核心骨干持股方案。

  提到大型基金公司实施股改的难度,一位从汇添富基金离职的技术业务骨干对记者称,大型基金公司内部推行股改时,遇到的阻力其实非常大,股改所取得的成果每一步都来之不易,此前汇添富推行股改时也是困难重重,当时公司内部不少人还因为另一家基金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而跳槽。

  上述从新华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认为,基金公司实施股改,关键还是看股东意愿,核心问题是股改实施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通常不会放出太多的股权。

  不过,对于推行股份制改革的难度问题,华南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基金公司如果推行股改,其实是个案性的,并不能说大型基金公司推行股改就一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每家公司的股东关系不一样,并没有普遍的参考价值。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内推行股改的公司并不是很多,核心还是看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必须改变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

美元发行与流通的不对称性、无序的浮动汇率制、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难点。G20有必要建立对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制约机制。

中国人疯狂移民美国惊呆老外

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发放的EB-5签证中,大约85%申请者为中国人。目前由于排队时间太长,即便立刻申请,也需要等3年以上才能拿到临时绿卡,而拿到永久绿卡和返还金额的时间则有可能拖长至十年。

为什么全球央行的工具都不灵了

对于市场化要素本来就有明显缺失的中国而言,其央行效仿西方那一套的货币工具干预招数,自然会频频失效。央行的干预,只是针对调整市场的货币多少,对于实体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中国而言,货币供应的多少无关痛痒。

重视楼市政策的叠加效应

不能对可能要出台的政策过度掉以轻心,政策是有叠加效应的,一旦超过一定“临界点”,随着购买力透支、需求透支,最后几个月的成交量也将回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