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05:0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吴海燕

  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受市场交易缩量影响,券商经营压力上升,行业整体业绩表现“惨淡”。

  截至昨日晚21点,共有11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2016年半年报。其中,10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净利惨遭腰斩,山西证券净利跌幅最大,同比下降85%;6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降幅逾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但其业务营收结构正逐渐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行业务实现正向增长。

  营收、净利惨遭腰斩

  事实上,券商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已在市场预期内,且主要体现为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

  已公布2016年半年报的11家上市券商中,国泰君安证券今年上半年以实现净利润50.2亿元、营业收入137.07亿元暂居首位。但较上年同期相比,国泰君安净利同比下滑48%,营收同比下滑39%,下滑幅度在11家上市券商中已是最低。

  国泰君安证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经纪业务营业收入63.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69%,同比减少59.42%,毛利率同比减少17.03个百分点;证券交易投资业务营业收入11.81亿元,占比8.62%,同比减少72.57%,毛利率降至19.92%。

  营收、净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证券。今年上半年,山西证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减少85%;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同比减少62%,

  山西证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9.43%。但其平均佣金率下降至万分之4.57,较去年年底的万分之6.33下滑了27.8%。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126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570.79亿元,较去年同期锐减1734.29亿元,同比下滑53%;实现净利润624.72亿元,较去年同期锐减907.24亿元,同比下滑59%。

  投行业绩增长迅速

  然而,在营收、净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券商投行业绩却“一枝独秀”,对行业业绩的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多家券商也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有10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西部证券。据西部证券2016年半年报显示,该券商各项业务中,仅投行收入同比上升。上半年,西部证券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44%。此外,在固定收益方面,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729%。

  投行业务同比增幅接近一倍的还有国海证券。国海证券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投行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96%。

  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额暂居第一的是国泰君安证券。其半年报显示,该券商投行业务营业收入17.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3%,同比增长45.47%,毛利率同比增加13.92个百分点。上半年,国泰君安投行业务累计完成证券承销总金额224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4.25%,市场占有率7.95%。

  券商投行业务收入逆势增长的同时,资管业务也正在继续优化。国泰君安证券半年报还显示,截至6月末,其资管客户资产管理规模6492.95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7%。

  此外,长江证券上半年重点发力主动管理型业务,做大资管业务规模。截至6月末,其资管规模达765亿元。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阅读

房地产资本主义正在中国上演

如果说囤地、捂盘、炒地、炒房、加杠杆等等,可以作为房地产资本主义的早期形态;现在则是中盘,就是大规模使用金融工具,尽可能加杠杆,充分利用地价上升来扩张资产负债表,然后拉升资产价格,或者快速周转产生现金流,以现金流为依托进一步融资扩张。

防止有人在金融领域吹“黑哨”

从不确定性的负面效应到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是金融市场可能的损失转化为现实的损失的过程。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减少负面的不确定性,防范金融风险的聚集与放大,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搞货币宽松政策竞赛害人害己

货币超宽松并非引发“流动性陷阱”这么简单,可能会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国债等风险激化并出现危机,那么社会由此引发的动荡不可忽视。世界各国应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而不是盲目实施超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竞赛。

美国和香港股市近期或回调

市场情绪趋向极端;盘整的可能性较大。我们的模型显示美国和香港市场情绪均趋向极端,往往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市场整固,甚至是回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