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1日02:3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于德江

  金刚玻璃昨日晚间公告,公司重组事项未能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审核通过,公司股票今起复牌。回顾7月最后一周(7月25日-7月29日),并购重组委否决了5家上市公司的重组事项。除*ST商城仍继续停牌外,其余4家公司复牌首日均大幅下跌,宁波华翔新文化、申科股份跌停,电光科技跌幅超过8%。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委已经否决了15例重组事项,相关公司复牌初期市场表现较为惨淡,但是大幅下跌之后,市场表现分化,个别公司股价甚至创今年新高。

  据记者统计,并购重组委今年已经审核了159例重组事项,涉及公司157家,天晟新材升华拜克均被审核两次。从审核结果来看,144例重组事项获得通过,通过率91%,其中有条件通过83例,无条件通过61例。

  复牌首日多跌停

  今年重组事项被否的15家公司,富春通信、*ST商城仍在继续停牌之中,其他已经复牌的12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复牌首日遭遇跌停,新文化、申科股份等5家公司更是一字跌停,成交惨淡。

  7月29日被否后,申科股份公告将审议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等相关事项,直到本周一才刚刚复牌。复牌首日,申科股份一字跌停,成交额仅5550万元,周二、周三继续下跌。

  7月27日复牌的宁波华翔开盘即大跌,不到30分钟便趴在了跌停板上,换手率达8.38%。复牌第二天,宁波华翔低开4.18%,最终以下跌4.65%收盘,换手率和前一交易日相同,为8.38%。近几个交易日,宁波华翔维持震荡横盘的态势。

  而7月28日复牌的新文化全天躺在一字跌停板上,成交量仅7076万元。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跌幅均超过5%,之后止跌并略有回升。根据原重组方案,新文化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对价21.6亿元购买千足文化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0亿元,4.81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10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剩余部分用于整合公司与标的业务。

  复牌即跌停的公司还有电光科技、天晟新材(二次审核未能通过)、三联商社唐人神、神农基因和升华拜克(第一次审核未通过)。其他被否的公司中,暴风集团复牌首日仅跌2.56%,但第二个交易日跌停,第三个交易日下跌了4.87%。世纪瑞尔复牌首日跌4.06%,之后又连跌5个交易日。

  复牌首日唯一实现上涨的是九有股份。九有股份重组事项6月2日过会,被否决的原因是交易中盛鑫元通违反公开承诺,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九有股份6月3日复牌,开盘上涨7%,之后震荡下行,全天涨幅1.41%。但是,九有股份之后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6月13日大跌7.35%之后才慢慢止住颓势。

  个别公司探底回升

  和宁波华翔同日被否、同日复牌的电光科技,复牌前两个交易日同样大跌,但随后反弹。

  7月27日,复牌的电光科技低开6%,当天收盘时跌幅达到8.7%,全天换手率高达15.66%。复牌第二天(7月28日),电光科技延续颓势,开盘继续走低,盘中跌幅一度达到7%,尾盘跌幅收窄,最终收跌2.69%,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萎缩过半。

  但从7月29日开始,电光科技止跌,之后稳定上升,之后的7个交易日上涨了12%,回到了重组审核前的股价水平。

  根据原方案,电光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雅力科技100%股权、乐迪网络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合计为2.05亿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05亿元。电光科技并没有放弃收购雅力科技。8月1日晚间公告,拟采用增资、现金+股份支付的方式收购雅力科技65%股权,之后再根据业绩完成情况收购剩余股权。电光科技将借此实现向教育领域的快速转型。

  唐人神情况类似。4月27日,唐人神重组事项未能通过并购重组委的审核,复牌首日跌停,次日继续下跌4.22%。此后,唐人神开启大幅震荡模式,到5月10日开启了上涨模式,4个交易日上涨27%。

  根据唐人神原重组方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合计作价7.31亿元收购龙华农牧90%的股权、比利美英伟90%的股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4.2亿元。收购完成后,唐人神将产业链延伸至生猪养殖端。

  5月17日,唐人神决定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股票再次停牌。7月16日披露了调整后的重组方案,收购标的仅剩龙华农牧90%的股权。7月29日,唐人神复牌,股价震荡向上,创下今年新高后有所回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地价上涨仍是大势所趋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下半年去产能任务面临三座大山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靠做大国企推动经济已不可能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