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1日01:01 证券时报

  编者按:在当前低利率和资产荒的环境下,保险机构为何青睐另类投资?未来另类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本文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昨日在“资产配置荒下的另类投资”论坛上的讲话整理,文章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保险资金配置另类资产的深入思考。

  众所周知,另类投资是指在非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资产,它的资产种类、范围和领域都超过公开市场。为什么会有另类投资?因为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有时候是失效的,失效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资产的市场价格不完全反映资产的价值。这种价值与价格在市场失效时的偏离度,恰恰就是另类投资的魅力所在。投资活动中,对这个偏离度挖掘得越深,获取的资产价值就越高。另类投资的这种魅力,使它在资产配置中成为很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资产配置手段。

  另类投资是非公开市场交易的,它的私募性强,没有或很少有流动性。另类投资的投资者属于小受众范围。但投资收益比较高,据统计,过去30年另类投资基金的平均年度回报大约为24%,远高于同期公募基金的11%和对冲基金的14%。正是因为这种高收益,它也吸引了很多人愿意承担高风险。

  全球保险机构增配另类资产

  最近几年,全球资产管理市场上另类投资日渐火爆,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性的流动性充裕,导致更多资金追逐更少的优质资产,同时低利率环境也使各类投资者纷纷追逐更高收益的资产。从国际看,另类投资也越来越受到保险资金配置的重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配置资产。2014年,贝莱德对全球保险公司资产配置预期变动做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未来一年内保险公司更倾向于进行以基础设施、房地产、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另类投资。调查还显示,保险公司越来越关注私募资产、私募股权等非公开市场资产。其中亚太的保险公司投资非上市资产的比例,2012年为15%,2014年提高到25%,而且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进一步提高到46%。此外,分别有54%和46%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表示将提高对私募股权和不动产等另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同期,高盛也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基础设施债权可以获得最可观的流动性补偿,有29%的受访首席投资官(CIO)表示在未来12月将增加对基础设施债权产品的投资,增持意愿在所有投资标的当中排在首位。这两个调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国内保险公司获益于另类投资

  再看国内,最近几年,保险公司配置结果的日趋多元化,也反映出另类投资的重要性。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组最近几天才整理出来的数据。

  2011年至2016年4月底,保险资产配置中,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四项相加的传统投资占比依次为90.89%、89.93%、82.47%、75.32%、71.35%、66.99%,与之对应的一组数字,即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三项相加的另类投资占比依次为6.28%、6.42%、11.45%、14.98%、21.08%、20.53%。这两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投资的比例快速下降,另类投资比例快速上升。2011年,另类资产比例总计才6.28%,到2016年4月末提高到21.53%,增长了15.25个百分点。

  另外还有一组数字,34.86%、12.14%、14.99%、22.75%、16.86%、33.2%,这是从2011年到2016年4月末每年度另类投资收益占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比例,可以看到,另类投资对保险资金收益的贡献度远高于传统资产。只有在2015年因股市暴涨出现了不同变化。

  这三组数据,清晰地说明近几年来在监管政策推动下和公司内在需求驱动下,另类投资比例逐步增加的根本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每年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这三类资产的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大都高于当年的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比如,从今年初至2016年4月底,全行业的投资收益率1.58%,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3.3%、不动产投资收益率2.76%、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率1.9%,这在其他年度也基本是常态。

  所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在保险资产配置多元化和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增加另类投资是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这是基于历史数据得出的结论。

  保险资产配置亟需多元化

  从未来情况看,保险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测算,2014~2020年七年间累计新增的保险资金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在2020年保险业的总资产将达到或超过30万亿元。在宏观经济处于“L”形和低利率环境下,巨额保险资金如何科学有效配置,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建议保险投资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去现金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保险机构的银行存款比例是最高的。截至2016年4月末,国内保险机构的银行存款占比在18%以上,尽管比去年底降低了3.2个百分点,但相对而言仍然较高。按此计算,保险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仍超过2万亿。但在国际上,几个主要经济体,保险机构的存款加现金的比例都在2%至5%之间,新加坡略高,为10.1%。未来,保险资金配置如何把大量银行存款转变成符合保险资金负债特性和收益要求的另类资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第二,要加大股权和不动产的投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转换,产业结构在调整,技术在升级,特别是国企改革,会给保险投资提供很多机会,只要我们搭上国家战略实施的顺风车,就会拥有重要机遇。建议保险机构投资者多关注与衣食住行、娱乐、金融和新兴产业相关的领域,也就是“衣食住行乐金新”七个字。只要人类持续健康生活在地球上,只要人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就是最好、最长期的资产。保险解决的是人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问题,保险投资应该解决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问题,这也是保险业的优势。

  第三,增加海外资产配置。2015年末,保险业海外资产的配置规模总计约360亿美元,折合2300多亿人民币。目前估计已超过了4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结构中,股票是占比最大的一类资产,约为42%,股权约为25%,不动产约为12%,股权加不动产合计占到37%,此外还有存款占10.3%。今年以来,境外股权和不动产资产的配置增长较快,两者相加已成为境外资产的第二大类资产。无论是境外投资还是境内投资,另类投资都将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作者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