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短期外债风险可控,不影响经济安全。同时,伴随GDP、外汇储备以及进出口规模的增长,从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衡量,我国整体外债风险在下降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外汇局31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外债余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外债超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外债比重高达78.4%。
对此,外汇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郭松在新闻通气会上接受上证报记者提问时说,我国短期外债风险可控,不影响经济安全。同时,伴随GDP、外汇储备以及进出口规模的增长,从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衡量,我国整体外债风险在下降。
短期外债多有真实贸易背景
截至去年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2625亿元人民币。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1373亿元人民币,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41252亿元人民币。如此算来,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重高达78.4%。
一般来说,国际上认为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重应控制在25%的理论警戒线以内。那我国如此之高的占比会否对经济安全构成影响?
郭松说,从我国的情况看,从2001年至今,短期外债比重已经从41%升至78%,看起来比例较高,但并不存在什么风险。其一是因为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只有17.7%,其二是因为短期外债大部分与贸易有关。
他详细解释,现在衡量短期外债更重要的指标是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之比,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100%。2001年我国这一比重是39%,而伴随着外汇储备的积累,截至2013年末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17.7%,可以说远远低于国际警戒线。
与此同时,我国的短期外债大部分与贸易有关,一是远期信用证和海外代付,另一个是企业间的贸易信贷,均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背景。从经验来看,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不大会构成整个债务风险。
确实,数据显示,短期外债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9.73%,银行贸易融资占21.08%,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0.81%。
整体外债风险下降
去年我国外债规模增长了17%,可谓增速可观,其中是否蕴含风险值得关注。
郭松说,从指标衡量,整体外债风险应该说在快速下降。据初步计算,2013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9.40%;债务率为35.59%;偿债率为1.57%,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16059亿元人民币,占50.01%;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9669亿元人民币,占30.11%;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3917亿元人民币,占12.20%;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不含外国政府贷款)余额为2093亿元人民币,占6.52%;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371亿元人民币,占1.16%。
值得指出的是,去年外汇局曾颁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一则简化外债登记管理环节,取消了部分外债管理审批事项,二则依托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强化外债统计监测分析和非现场核查,积极防范外债风险。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