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投资者权益保护 弘扬资本市场法治精神

2014年03月14日 01:36  上海证券报 

  在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化的阶段,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成为广受各方关注的主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诚邀业界专家讨论投资者权益保护,倾听会员与投资者的声音,凝聚市场共识,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谱写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新篇章。

  保护投资者权益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俊海

  

  在我国,中小投资者是现阶段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投资者保护,就没有我国资本市场的大繁荣、大发展,就没有投资者友好型社会的最终建成。

  回顾过去的几年,投资者保护无论是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监管实践上都取得了市场各方可以感知的长足进步。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从制度设计上贯彻落实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论述。《意见》是我国资本市场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统领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指南针。

  落实《意见》规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需市场各方主体凝聚共识。只要资本市场各方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起尊重、敬畏、服务、维护和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核心价值观,并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念和各项政策落实到资本市场的立法、监管、守法、司法与保护的各个环节中,就一定会在资本市场中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焕发更大的投资活力。

  目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必将是大戏、重头戏。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地永续健康发展,亟需弘扬健康向上的和谐股权文化,尊重和保护股东权利、体现股权平等、股权民主、关怀中小股东、股东诚实守信、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的主流价值观。此外,还要从建立健全包括市场准入体系、公司治理体系、投资者教育体系等方面,构建起全面系统、细致严谨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工程。

  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建立健全以适当性管理为核心的投资者市场准入体系。这是投资者迈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必须从源头上保护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远离高风险产品。在实践中,应确保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严格执行适当性制度,认真甄别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和识别能力,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把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投资者。

  在公司治理方面,上市公司和公司的管理层要牢固树立起敬畏股东主权的法治意识,建立投资者友好型的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全面尊重广大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分红权、知情权、决策参与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公众投资者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更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主人。因此,公司的经营者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公平对待公司的所有股东,尤其是作为非控股股东的中小投资者。一是在中小股东的分红权方面,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体系,优化投资回报机制,增强持续回报能力,积极主动地回报投资者。二是在股东知情权方面,上市公司要严格遵守有关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增强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与针对性,提高市场透明度,切实履行信息披露职责,积极推进信息披露的简明化运动。

  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加强资本市场投教工作,对于提升投资信心、降低维权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投资者教育工作旨在提升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倡导中小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不听信传言,不盲目跟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说,投资者教育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培育成熟理性的市场投资者,也要帮助投资者自觉树立并传播科学投资、理性投资、依法投资、文明投资、审慎投资、价值投资与诚信投资的新观念、新途径和新方式。要强化投资者的法律风险防范思维,自觉识别和抵制证券欺诈等行为。此外,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小投资者,还包括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

  助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证券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证券公司也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市场上创新业务不断增多,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证券公司亟需顺应市场,转变以往过于依赖经纪业务发展的传统经营模式。此时,证券公司的发展已经与所有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须臾不可分离,健全完善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器,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是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这使得我们更加关注投资者的满意度、投资收益的高低,希望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加的财富管理需求的经营模式,践行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股市的制度环境和投资者结构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从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强化中小投资者教育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见和要求。《意见》将成为证券公司今后提升服务、开展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工作指南,就其规定的内容而言,证券公司可以在诸多方面大有可为,也应有所作为。

  从落实客户服务的适当性管理角度看,要在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之初就严把投资者保护的第一关,让投资者购买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当的投资产品。对此,证券公司要在经营过程中全面实现对向投资者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评估和分级,结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销售适当的产品,充分揭示风险。

  从丰富投资渠道和产品角度看,公司将针对中小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开发适合这一群体的有相对稳定回报的产品,如定期支付、绝对收益类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元的投资选择。

  从强化中小投资者教育角度看,公司将继续围绕证券产品和业务开展投教工作,培育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只有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才有成熟且具有竞争力的证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经营者的证券公司得深刻意识到培育投资者就是培养市场,就是提升公司竞争的软实力。目前,市场上的投资产品种类繁多且与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产品的特征和风险差异较大。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适合他(或她)的投资产品,尤其是创新产品或者业务中来,公司要努力通过投资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投资者全面介绍产品,清楚地解读交易规则,做到风险揭示到位,让投资者在充分了解产品的特征和风险,理解规则的前提下,参与到市场投资中来,分享经济发展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

  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保护离不开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目前,证券公司在服务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方面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上下求索。未来,在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市场更趋成熟、投资者回报更为丰厚”的A股市场“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股市欲晓 分红渐来早

  东方证券上海中兴路证券营业部投资者、

  2013年度“热心股东”史美福

  

  作为投资者,谁不盼望着股市天天红彤彤一片,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在过去,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中国股市,那就是“你懂的”。现在,不仅上市公司更加关注股东的权益,纷纷着手积极实施现金分红,监管层对危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

  同时,中国的投资者也正在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回想自己从1997年入市到现在十几年的投资经历,曾经困惑、迷茫,但依然心存希望。1997年,自己赶时髦似的,跟着别人去开户,投入一万元,懵懵懂懂地踏进了股市。开始,家里没有电脑,常往营业部跑,就靠听别人说着不知道第几手的小道消息买卖股票,压根就不理会公司的经营。后来家里买了电脑,自己最初也主要是用来看看大盘,几乎不去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

  在2005年股票全流通后的几年,眼见着自己手里的股票越来越值钱,投资者哪还会想着有一天股价会跌啊。后来,随着指数急转直下,投资者心存的那点儿侥幸也荡然无存了,慌手乱脚间也弄不清自己手里的股票是继续揣着还是要抛掉。好在,我自己在4000点左右的时候一狠心把股票都卖了,及时止损,侥幸还有获利。

  说起自己这十几年的炒股经历,既有跟着股指像蜗牛似的缓慢爬到高处,又有过山车似的跌宕起伏。在股市遇冷时,像我这样的小投资者也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投资股市需要怎样的外部机制?又要有怎样的投资理念和智慧?我沉下心来,开始学习投资知识、理论,关注股市的政策法规。在客户经理的推荐下,我也尝试借助交易所的投资者教育网站,不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要做聪明的投资者。

  投资一个公司,要有股东意识,关注经济形势,关注公司运营,关注市场变化,不为大盘一时的涨跌而动摇我对公司的投资信心;要有风险意识,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一片唱好声中不忘可能隐藏的风险;既可以追求二级市场的价差,也有权利获得公司的投资回报。虽然二级市场的价差变化和公司的分红都不能由哪个投资者来决定,但每位投资者都有获得投资收益和分红的权利。只有投资者不抱着投机的心态,多去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积极行使股东的权利,从外部督促公司回报投资者,市场才会形成健康的股权文化。

  我也深深知道,股市的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和制度规范的完善。在过去的一段时期,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出台了上市公司分红的规则,推动上市公司注重回报投资者,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2013年1月,上交所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通过一系列规定,引入市场化约束机制和鼓励性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做出有利于股东利益的现金分红决策,推动上市公司建立持续、稳定、科学和透明的现金分红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账户里获得的分红大多是高送转,很少有现金分红,即使有,额度也很低,还没有什么持续性。现在则有了很大的改变,手里的几只股票在2013年的现金分红都比较可观:一只白酒股的分红是10派8,刷新纪录;一只银行股的分红是10转3派4.7,也是新纪录;还有一只旅游股10派1.5,一只医药股是10派2.5……股市欲晓,分红渐来早。

  中国股市有过热热闹闹,也有过冷冷清清,投资者曾经懵懵懂懂,曾经痛心疾首,但都在成长,所以,希望还在,我们的信心还在!

  

  (声明:本文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立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湖人宣布科比赛季报销 3巨头65分热火负
  • 娱乐邓紫棋否认与制作人父女恋:笑笑就好
  • 财经专家:老龄社会养老吃饭靠国家改善靠自己
  • 科技IBM深圳罢工工厂半数工人离职
  • 博客家长:孩子诉说幼儿园喂药经过让我泪崩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都叫兽”老师70年代人长90后脸
  • 钱军:如何拯救传统媒体
  • 徐洪才:从李克强记者会看经济政策
  • 管清友:李总答记者问的投资含义
  • 林采宜:网络信用卡是否好生意?
  • 陶冬:余额宝革命加快利率市场化
  • 叶檀:上交所找不到北 不靠谱突围
  • 皮海洲:A股发求救信号 救还是不救
  • 郭施亮:该不该鼓励优先股?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分歧
  • 吴晓波:北京没有“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