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许小年:剪不断理还乱 监管层是大盘剧震的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3:56 东方早报

  2006年以来,股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蹿升,上证综指在2007年5月29日收于4335,但在随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就跌去了20%。这已是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历史上的第三次大震荡,前两次发生在1994年和2001年。没有人能预测,这次市场将如何调整,也没有人知道,投资者最终将遭受多大的损失。

  如此剧烈的震荡,究竟谁之过?答案:我们所有的人。

  政府的"有形之手"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投资者将价格推到超出世间力量所能支持的高度;券商演奏出令人晕眩的"黄金十年"交响曲;媒体一边唱好一边买股票;学者也无法抗拒巨大的诱惑,或者已丧失讲出真话的勇气。每个人在市场中都有一份利益,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能抢到击鼓传花的倒数第二棒。

  当上证A股市盈率突破50倍时,市场的非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仍有大量的储蓄存款离开安全的银行,潮水般地涌入风急浪高的股市。

  无知无畏的疯狂来自对知识和谨慎的蔑视,既不需要研究上市公司,也不需要预防下跌的风险,坚定的信念--市场不可能在党代会之前跌,况且明年还有奥运会!--就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政府以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宣示其调控市场的意图,一次又一次地强化政策市的预期。指数下跌时,发社论、出政策、压供给、救机构,上涨时则查违规、加税率,殊不知所有这些意在稳定市场的措施,恰恰成为市场剧烈波动的根源。

  市场稳定的前提是价格与价值相符,而准确定价的基础是投资者对股票收益和风险的理性评估。政府的救市制造了零风险的假象,在有恃无恐的资金推动下,又形成高收益的幻觉,资产价格严重高估,直接酿成日后的崩盘。市场的功能本来是分散风险,在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下,投资者的分散决策变为协调一致的行动,千万只眼睛都盯着政策的动向,风险转而高度集中在政策上,千分之二的印花税竟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几乎压垮了价值十几万亿的大骆驼。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和干预源于无法摆脱的指数情结,指数又莫名其妙地与社会稳定挂上钩,成为政府的政绩指标。只要指数仍是政绩指标,监管当局就只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监管就不可能以信息披露和市场规则为中心,就不可避免地要干预和调控市场。只要政府继续调控,投资者就只能是政策驱动,价格就不可能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而只要价格偏离价值,股灾就不可避免,偏离越大,后果就越严重。

  "剪不断,理还乱",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道路的坎坷,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市场的紧密联系,只要这种联系维持一天,资本市场就无法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大起大落的悲喜剧就会是舞台上的唯一演出。

  不无遗憾的是,在近期的市场调整后,官方报纸上又出现营造气氛的文章,监管当局如同既往地充当了"救火队"角色,基金发行再次及时提速,投资者谈论的不是上市公司的估值,而依旧在猜测政府下一步的可能行动。一次又一次地交学费,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能否吸取教训,走出这毫无希望的反复循环?

  来源:中财网

  更多精彩资讯尽请关注东方早报网-《牛市》频道

  编辑:倪鹏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