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交所周五“问策”创业板法规或有三大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8:13 东方早报

  体现在盈利标准、发审体制和咨询委员会等方面

  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将于周五召开座谈会,就创业板相关管理办法向券商、基金和创投等业内人士征求意见。创业板法规意见稿可能在盈利标准、发审体制和咨询委员会三个方面有重要调整。

  这是一位已获邀参加上述会议的人士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的信息。

  市场传闻昨日晚间会公布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但截至发稿,证监会网站未挂出有关文件。

  消息人士表示,创业板法规意见稿的第一处重要调整,是上市条件的第二套标准中可能提高盈利门槛。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在“两会”期间接受本报专访时确认了创业板存在两套上市条件的标准。

  根据记者看到的一份正在讨论制订中的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草案,上市条件的第二套标准较为宽松,主要包括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无形资产比例占净资产比例不高于50%等条件;而第一套上市条件标准较为严格,主要包括必须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30%等。

  一位资深创投人士表示,关于“净利润为正”这个条件,很容易用财务手段“制造”出来,不利于筛选优秀的企业上创业板。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述第二套上市条件的盈利标准很可能提高为500万元。“我赞成提高到500万元的门槛,因为还是希望到创业板来的企业能够体现一定的盈利能力。我希望创业板能够顺利推出并大获成功,首要条件是上市公司要让投资者看到一定的盈利性。”

  关于创业板发审权放在证监会还是深交所的问题,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期间对本报表示尚未决定,陈东征亦然。

  消息人士表示,创业板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对于这方面的规定可能为证监会允许深交所和证监会发行二部共同对创业板发审委进行日常工作管理。消息人士认为,如果这项调整实施,则意味着发审体制的重大突破,发审权向交易所分权代表着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第一步转变。

  陈东征此前向本报确认创业板将创新性地开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将普遍吸收了解“三高五新”模式的专家委员,为发审委提供咨询意见。“虽然咨询委没有决策权,但咨询委从无到有已经意味着我们关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独特商业模式,尽可能使咨询委发挥作用,使发审委多吸收借鉴咨询委的行业专家意见。”

  消息人士表示,咨询委很可能升格为专家委员会。

  一家直投试点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我们已经为创业板配备了专门的人力,但我们不是特别在乎承销收入,主要是为直投公司发掘优秀的股权投资项目。”

  来源:证券日报

  机构:创业板对资金分流作用有限

  昨日个股全线超跌反弹中,创投品种展现强劲的反弹动力。未来创业板推出后,对市场分流作用到底多大?由创业板引发的各种投资机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多位投资策略分析师表达了各自观点。

  资金分流明显但不严重

  从管理层多次讲话中,市场早已收到了创业板推出的“准信”。在市场对各种扩容信息的神经十分敏感之际,创业板推出后将使资金从主板分流的担忧也由此而生。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汤小生认为,大盘蓝筹股已缺乏足够的资金做多,创业板的推出将加重市场对扩容的恐惧心理。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创业板引发的资金从主板分流的作用并不严重。

  长江证券策略分析师钟华表示,创业板的投资风格是高风险和高回报型的,更多地是吸引个人和私募投资者。东方证券分析师毛楠还从整体融资规模分析,即使一年有500家公司上市,其融资总规模也最多500亿左右,相比去年A股市场7000多亿的融资规模,创业板公司融资规模普遍较小。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陈炜也表示,在今年一季度的测算结果中,如果上市企业达200家,也将只是300亿元左右的融资规模。

  创投概念势必分化

  在创业板是否推出还在传言阶段,二级市场的对于创投的主题式投资便已“敏感”地拉开序幕。在大盘重心下降的过程中,复旦复华、龙头股份、大众公用等不少创投题材股整体逆势而行,近四十只创投概念品种创出了各自的新高纪录。创投概念的势头能否继续延续?

  市场人士认为,仅为预期创业板的推出而发起的创投概念行情,很可能在预期兑现后进行洗牌。钟华建议投资者,甄别目前所谓的创投概念股,那些参与股权投资比重较大、项目较多,且投资呈现一定连贯性的上市公司才是投资的佳选。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还认为,目前已明确地十多家将子公司分拆上市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也是创业板推出的实质受益者。而没有实质创投业绩支撑的品种将在创业板推出后遭到投机型资金的抛弃。

  绩差股、中小板ETF也将在创业板推出后直面考验。汤小生认为,创业板给一些本想借助ST类公司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甚至更好的融资渠道。张忆东也表示,一些被炒高的垃圾股也将面临抛售之苦,在成长性上不及创业板的中小板也将在尴尬中遭受挤出效应的影响。

  迎接新的投资机遇

  创业板的推出将挖掘出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分析人士引据海外的历史经验和产业相关性的分析,勾画出一幅谨慎的新投资蓝图。

  几位分析师一致认为,创业板推出后短期将吸引投资者来“炒新”,创业板指数在上市之初将走出一波向上行情。据美国、韩国等国外股市经验,创业板股票高估值的特点,将会使主板内相关高成长性个股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对主板内的这类个股形成利好。

  张忆东认为,伴随投资者对创业板更加合理的认识,社会“创业精神”将由此激发,更加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毛楠表示,主要的、大的创新类企业依靠其较为丰富的资源、网络等优势对冲行业风险,更具投资价值;而一些次要的企业由于持续性较差,受到的行业波动较为明显。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尽请关注东方早报网-《牛市》频道

  编辑:倪鹏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