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不在位 张家界股改难成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01:03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日前,张家界(资讯 行情 论坛)2005年年报披露显示,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可能存在没有支付对价能力的情况。这是股改启动以来第一家表示非流通股股东可能无力支付对价的公司。也就是说,张家界有可能面临“没娘的孩子难股改”的尴尬,毕竟股改是需要“家长”支付对价的。 据悉,张家界的控股股东为张家界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因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尽管张家界是第一家在年报中披露控股股东因股权被冻结、抵押等而无法支付对价的公司,但实际上目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股份被冻结、抵押等类似情况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此前,由于华夏银行前10大股东中有5家公司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总计达7.03亿股,导致其股改工作迟迟未能有效开展,A股股票从2月27日就宣布股改停牌,至今没复牌。还算好的是,华夏银行前三大非流通股股东首钢总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一直在积极四方斡旋沟通,而华夏银行的资产状况又比张家界好很多,抛绣球的外资比内资还多。从这点看,华夏银行比张家界“老大不在位”的情况要好得多。 据悉,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抵押的在百家以上,股票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何谈对价?何谈补偿?尽管股改开始以来,各方围绕股改都大开绿灯,要么控股股东为有上述情况的非流通股股东垫付对价,要么司法机构委托拍卖公司积极将冻结、抵押的股权解冻变现。但如果遇到张家界这样连环扣的公司,解决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这种情况以前曾有不少专家警告过,但真到控股股东因此无法支付对价时,还需要更多的大智慧。 本报记者刘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