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外贸将呈较快增长 顺差将会继续扩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8:46 中国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外贸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贸易顺差屡创新高,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近1000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当前,中国需要彻底改变传统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出口促进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从只重视出口到向重视进出口转变。更进一步的是,我国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否则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今后在处理外需与内需的关系问题上,要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加快启动国内需求,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

  贸易呈现高出低进、民企主导等特征

  “高出低进”成为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征。与上年“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不同,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进口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245.1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提前2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增长23.7%,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进口4780.9亿美元,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2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9月是今年第7个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月份,也是首次超过1300亿美元的月份,还是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700亿美元的月份。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进口增长速度开始反弹,而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其中,出口1-2月增幅达到36.6%,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自3月份开始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且低于上年同期水平,7月份增幅首次下降到30%以下,9月份又创造年内新低,仅增长25.9%。而进口增幅自2004年下半年明显下滑以来,今年1-2月回落到底部,仅增长8.3%,3月份之后进口增速有所回升,3、4、5、6、7当月分别增长18.6%、16.2%、15%、15.1%、12.7%,8、9月份进口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反弹,分别为23.4%、23.5%,达到年内月度最高增速。

  贸易顺差屡创新高成为经济热点。由于外贸“高出低进”,今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最高纪录,前9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8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4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顺差(320亿美元)1倍多,比贸易顺差额最高的1998年(全年贸易顺差434.75亿美元)高出50%。其中,9月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75.7亿美元,是自今年5月份以来月度贸易顺差最少的一个月。贸易顺差规模的大幅度提高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以来,在投资增速仅为去年同期一半的情况下,GDP增速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外需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了往年的水平。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波动风险。同时,巨额贸易顺差带动外汇储备额的超常规增长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加大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国、香港、欧盟为我国最大顺差来源地,1-9月来自上述三地的顺差分别达811亿美元、764亿美元和4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4亿美元、148亿美元和262亿美元,同比上升48.2%、23.9%和115.3%。台湾、韩国、东盟、日本为我前四大逆差来源地。其中,1-9月大陆对台湾进出口逆差达到4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4亿美元;对韩国进出口逆差3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6亿美元;对东盟进出口逆差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2亿美元;对日本进出口逆差1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逆差67.7亿美元,降幅达43.6%。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着力应对的。

  一般贸易增幅的变化是造成外贸“高出低进”的主要原因。今年前9个月,一般贸易出口23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9%,高于出口整体增速2.6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4.9%,比去年同期高出5.4个百分点。但同时,一般贸易出口在经过1-2月份的超常增长之后,从3月份开始增势趋于平缓,9月当月增长23.9%,增幅达到当年月度最低值,比上年同月下降12.5个百分点。

  2004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比上半年减少5.3个百分点,导致一般贸易进口增幅比上半年减少12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导致一般贸易进口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7个百分点,拉动总体进口水平明显回落。1-9月一般贸易进口2057.3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0.6%,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从3月份以后投资增幅的持续回升,一般贸易进口增幅也有所反弹,其中9月当月增长20.9%,增幅达到当年月度最高值。1-9月一般贸易实现顺差253.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一般贸易为逆差135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60.2%。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今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9月加工贸易进出口48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2939.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比去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进口195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5.4%,比去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1-9月加工贸易实现顺差98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6.5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为44.5%,继续发挥着贸易平衡的稳定器的作用。产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进口商品结构出现变化。在出口商品中,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机电产品继续占主导地位。其中,尽管遭受较多的贸易摩擦,1-8月

纺织品出口仍达到73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口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玩具、鞋、家具、陶瓷、箱包和塑料制品等6种轻工业品出口38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鞋和家具出口分别达124.7亿、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6%、34.7%;1-8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3%,增幅同比回落12.1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2.9%,增幅同比回落24.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比重27.2%。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煤、电、油、运的全面告急,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措施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但受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拉动以及产能过剩的压力,出口速度仍然有所加快。其中,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3.8%;钢材出口1444万吨,同比增长97.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9.2个百分点;钢坯出口584万吨,同比增长1.7倍;生铁出口2159万吨,同比增长4.3倍;矿产品出口14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7%,高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此外,原油出口494万吨、15.2亿美元,分别增长28.5%和74%,比上年同期原油出口数量下降了24.2%;成品油出口1047万吨、45.6亿美元,分别增长42.3%和89.9%,比上年同期成品油出口数量下降了20.5%;煤炭出口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焦炭出口904万吨、18.2亿美元,比去年多出口73万吨,数量同比增长16.3%,但由于单价下降33.7%,出口金额下降27.9%。

  在进口商品中,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多数产品进口需求明显不足。前8个月初级产品进口增长25.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7.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6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进口仅增长10.8%,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仅增长19.6%,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伴随国际产业转移导致我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能力逐步增强,导致部分产品进口出现缓和。如,我国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并没有随着进口许可证的取消和关税的下降出现激增,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下降23.9%,而上年同期为增长6.3%;汽车零件金额下降23.8%,而上年同期为增长32.5%,我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正是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是进口成本抬升影响部分产品进口。在内需强劲时,进口成本的因素往往表现得不突出,而在国内需求有所减弱以后,已经抬高起来的成本就会对进口增长起到明显的压抑作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外贸进出口造成压力。1-8月,原油、成品油、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合成橡胶、铜材、纺织用合成纤维等进口价格分别上涨38.2%、30.3%、49.2%、44.2%、23.3%、31.1%、22.2%、23.5%。以原油为例,今年1—8月由于原油进口价格上升了38.2%,导致原油进口数量仅增长3.9,原油进口金额增幅下降19.9个百分点。三是近几个月主要产品进口数量出现回升,煤炭、铁矿砂、大豆进口增长迅速,汽车、钢板进口跌幅持续收窄。1-8月份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总额增幅比1-2月份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其中,大豆进口数量增幅由前2个月下降12.2%转为1-8月增长41.2%;铁矿砂进口数量增幅比1-2月提高9.2个百分点;原油进口数量增幅由前2个月下降12.7%转为1-8月增长3.9%。1-8月份工业制成品进口增幅比1-2月份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进口数量下降幅度比前两个月减少25.3个百分点;钢材进口数量下降幅度比前两个月减少25.9个百分点。

  民营及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国有企业增长乏力。1-9月,民营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8.3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5.9%,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53.5%,比去年同期回落18.9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3.9%,比去年同期回落39.4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占顺差总值的76%。1-9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8%,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1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7.6%,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2.4%,比去年同期回落9.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7.4%,比去年同期回落26.4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31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87倍。

  而1-9月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12.7%,低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1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6.5%,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4.9%,比去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0.9%,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进出口逆差19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8亿美元国有企业是三类企业中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而民营企业已成为保持贸易平衡的中坚力量。

  今年进出口将突破1.4万亿美元

  从出口来看,由于年初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贸易摩擦风险的存在,今年外贸企业加快出口、提前出口的现象十分突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产能扩张强化了出口动力;国际市场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及入世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从进口来看,国家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导致经济增长有所降温,投资放缓导致企业相关进口有所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导致外贸企业减少进口、推迟进口;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导致进口成本的上升远远超过进口关税的降幅,国内企业削减进口;而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的持续下降很大程度上与日趋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有关,随着国内投资逐步形成生产能力,加工贸易由“大进大出”转为“小进大出”,原材料、中间投入品进口不与出口同步增长。

  近期,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及经济结构性过热的缓解,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平稳,而进口增长逐步回升。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石油价格高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存在,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利用外资的下降对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再加上2004年四季度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在较高水平,今年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将出现回落;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保持较高水平,随着经济过热的逐步缓解,企业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回升,再加上2004年四季度基数较低,今年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口增速将继续回升。初步判断:今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将增长29%左右,进口将增长19%左右,全年外贸顺差将达到97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5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大大高于2004年的水平。

  明年贸易顺差将再多增200亿美元

  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国际贸易增长保持稳定,将为我国外贸出口提供较好的国际环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均为4.3%,低于2004年的5.1%;世界贸易额2006年将增长7.4%,略高于今年的7%,但明显低于2004年的10.3%。其中,美国今明两年GDP的增长率将分别为3.5%和3.3%,低于2004年的4.2%;欧元区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1.2%和1.8%,均低于2004年的2.0%;日本今明两年的增长速度均将为2.0%,低于2004年的2.7%。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不确定性依然较多,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变化将继续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在大幅上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9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在7、8月小幅上升的基础上继续走高,主要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的中价国际A指数比上月上升3.37%,比去年同期上升16.66%;反映期货价格水平变化的中价国际B指数比上月上升1.13%,比去年同期上升29.13%。预计近期内国际商品市场价格走势将保持稳定,我国商品进口仍将受到一定影响。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曾经高达70美元。初步预计今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有关专家测算,今年中国将进口原油约1.3亿吨,约合10亿桶原油,预计每桶油价将上涨15美元左右,全年外汇支出就要多付150亿美元,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对我国进出口及贸易平衡将继续产生影响。

  从国内环境看,有利因素主要有:首先,2006年国内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继续为外贸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其次,经过多年的投资与发展以及外资的大量进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另外,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近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供给过剩,迫使企业扩大出口。根据商务部调查,下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占28.7%,而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1.3%,其中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只有加速出口才能有效缓解国内过度竞争的格局;此外,随着经济结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由于今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加上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进口需求增长提供动力;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在2006年继续有所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不利因素主要是:(1)今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2)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3)利用外资下降将影响外贸稳定发展。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使其他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强、国内抑制过热行业投资引起外资投资领域发生转移、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趋势、未出台的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压力过大、各地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减弱等原因,我国利用外资实际使用金额出现下降,今年1-9月全国合同外资金额增长21.8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2.11%,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1.01%。从国内外环境及合同外资金额的增长水平来看,2006年利用外资难以出现明显提高。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下降,可能影响2006年进出口增长。一方面,外商作为投资设备的进口将有所减少,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也将制约进口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外资投向制造业约占70%,是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外资形成生产能力的减少将影响我国外贸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口增长速度的低位运行将导致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放缓。(4)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截至今年8月底,除242纺织品特别限制外,共有13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44起,涉案金额高达15.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35起,一般保障措施调查4起,特保调查5起。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涉案金额增长22.5%。进一步的数据则表明,美国今年对我国6种产品发起337项调查,涉案金额约11亿美元。国外还陆续出台一系列技术法规和检疫标准,其实施后的负面影响难以准确量化。

  此外,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出口退税地方分担压力、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因素都将对我国外贸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预计明年顺差将多增200亿美元综合以上因素,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加之受“高出低进”基数因素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进出口增速差距明显缩小。预计2006年全年进、出口增长速度均将达到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亿美元,比今年增加近200亿美元,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波动风险明显减弱。

  转向“效益导向型”出口战略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特别是今年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经常项目失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产出失衡的结果,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国民储蓄大于投资,本国消费、投资相对不足,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调整贸易顺差,汇率变动固然会对进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国贸易差额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外供求状况,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甚至远大于汇率的作用。因此,调整贸易顺差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的结构性调整政策。

  中国传统贸易战略是以“出口创汇”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也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多年来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主要依靠出口产品的绝对数量取得。“中国制造”在取得诸多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同时,也导致外需与内需资源利用矛盾日趋激烈。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特别是出口退税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巨大成本和代价。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盈余也会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本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当前,中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改变传统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出口促进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从只重视出口到向重视进出口转变。更进一步的是,我国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否则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今后在处理外需与内需的关系问题上,要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加快启动国内需求,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

  在出口政策方面,要转向侧重以质取胜,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对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率实行动态和结构性的调整,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产品出口,调整优势产品、供给垄断产品、低价竞销和易引发反倾销产品的出口价格;促进行业协调,制止进口和出口中的恶性竞争,减轻出口与内需的资源争夺。进口政策要侧重由过去以先进技术设备为主,转移到进口国外资源与技术设备并重上来。加强建设战略物资的实物储备,如石油、铁矿石、铜等稀缺资源的战略储备体系,当然,鉴于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仍然处于高价位,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我国不应急于在高价位上入市。(执笔:张峰)

  1-9月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出口 增幅 进口 增幅 贸易差额 增加额 上年同期

  欧盟 1034.02 37.2 543.84 3.4 490.18 262.48 227.70

  美国 1173.35 32.6 361.88 7.3 811.47 263.85 547.62

  日本 617.68 18.8 727.84 4.3 -110.16 67.74 -177.90

  香港 855.52 21.99 91.39 7.9 764.13 147.53 616.60

  东盟 405.09 35.3 540.27 18.8 -135.18 20.19 -155.37

  韩国 256.32 32.8 557.41 22.1 -301.09 -37.58 -263.51

  台湾 119.42 27.2 529.96 11.8 -410.54 -30.40 -380.14

  1-9月进出口企业性质一览表(亿美元、%)

  按企业 进出口 增幅 出口 增幅 进口 增幅 贸易差额 上年同期

  性质分 (亿美元) (% ) (亿美元) (% ) (亿美元) (% ) (亿美元) (亿美元)

  总值 10245 23.65 5464.2 31.3 4780.8 16 683.4 39.3

  国有企业 2717.9 12.7 1260.4 14.9 1457.5 10.9 -197.1 -216.9

  外资企业 5902.1 24.8 3131.7 32.4 2770.4 17.4 361.3 4.1

  其他企业 1625.1 41.99 1072.1 53.53 553 23.94 519.1 252.1

  其中,集体 431.1 18.86 273.7 19.4 157.4 17.9 116.3 95.9

  私营 1194 52.72 798.4 70.3 395.6 26.4 402.8 156.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