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迷亦是改革良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 16:55 《财经》杂志 | |||||||||||||||||||||||||||||||||||||||||||||||||||||||||||||
□ 胡舒立/文 关键在于管理层是否敢于通过小幅震荡推进改革,显示改革的决心和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价值取向,进而赢得投资者的尊重和支持 9月9日周四,上证综合指数“千三铁底无声破”,众皆悚然。随后,在“政府救市”
许多人为此感到欣慰或是兴奋,进而做出大牛市来临的种种预测。对此,我们不表乐观。道理很简单,此轮股市上涨完全基于来自政策面的消息甚至传言,是典型的政策市,根本就缺乏持续上涨的内在动力。这种虚热局面升温越高,可能跌得越惨。而期待股市能够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关键在于抓住机会,积极推进有助于治本的改革措施。 中国证券市场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股权分置。这是个结构性的问题,改革难度很大,现在尚不具备一次性全面解决的政治机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改革就无所作为。在股权分置问题上,可以从新股、配股全流通开始,部分解决,减少未来障碍;此外,应加紧推行其他改革措施,例如鼓励合规资金入市、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等等。 这些相互关联的改革措施着眼于治本,着眼于健全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而从根本上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但是,从影响短期行情的市场惯性思维判断,必是有些措施“利好”,有些不甚“利好”,甚至“利空”。所以,管理层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时,也应该慎重选择时机和策略,在尽可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推进改革。从这个角度看,股市低迷亦是改革之良机。 相对而言,股市低迷期,交易量较小,新入市者少,投资者交投谨慎。管理层应把握时机,适时适当推出改革措施,包括适量推出不甚“利好”、甚至被认为“利空”的改革措施,如试行新股发行及配股全流通等。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市场震荡,但震荡会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 我们建议在股市低迷之时不惧震荡地进行改革,必有谨慎者提出,如果因震荡而崩盘该如何是好?其实,崩盘之忧大可不必。因为中国经济从宏观上看整体走好,基本面有较强的支撑;此外,对证券市场应该进行改革,市场已经形成了共识,早有心理准备,及早动作只能去除不确定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改革正可重振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目前中国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市场上又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国外投资者也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如果管理层能够通过坚定的改革恢复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就会吸引大量新的投资者入场,为改革引得资金支持。 监管当局过分关心指数,甚至觉得难以承受可能的改革震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券商的担忧。中国传统券商“官商一家”的背景,使其具有某种特殊能量。近年来大批券商靠委托理财为生,其间高息“融资”、做庄控盘比比皆是,遇有市场低迷则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其催动利好以求短期“解套”的冲动必然十分强烈。券商的利益诉求以种种方式直接间接影响决策者,其直接结果就是改革措施难以出台。 其实,中国的证券公司们,恰如前些年的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其治理结构、经营决策直到市场行为的深层次问题久已有之,遍及全行业。对其问题拖之愈久,则解扣愈难。莫若及早直面现实,以明确的市场化原则对待之。而加紧推进市场改革,特别是在发展和监管两方面多做努力,其实正可以加速券商优胜劣汰的过程。震荡可能难免,成本不会太低,但中国证券业正可借此得到新生,而健康的证券业也是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 股票市场也是一个复杂的博弈场。各种利益主体,如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券商、媒体等,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博弈,以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博弈中保持清醒头脑,维护市场公平,不为既得利益者所左右,对于市场监管者至为重要。而掌握博弈中的主动权,有赖于专业能力、政治智慧和改革决心。改革必然会产生震荡,也只能在震荡中进行。关键在于管理层是否敢于通过小幅震荡推进改革,显示改革的决心和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价值取向,进而赢得投资者的尊重和支持。如是,则中国出现一个规范发达的证券市场就不是没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