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撤离 中资银行单飞契机?(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00:4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瑞士政府此前也向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注资52亿美元,与此同时,瑞士央行还宣布从瑞士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移除600亿美元不良资产的计划。

  政府的紧急救助突显了这些外资机构糟糕的财务状况,也因此,出售手中资产,回收流动性成为当务之急。正如建行相关人士所言,美国银行源于自身财务状况,减持建行股份酝酿已久。

  一分析人士则进一步对记者表示,以RBS为例,考虑到汇率因素、分红等,此次RBS清空中行股份,年复合收益率不超过20%,此时并不是抛售的最佳时机,因此,清空自身原因更多。

  增持股份制银行:“看空论”的尴尬

  市场多样而矛盾。悲观的看法则是,对中国经济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预期的下调,或多或少也是减持甚至清空的一大原因。

  伴随着各界对2009年经济增长的悲观情绪,外界对资产质量及其盈利能力与GDP增长成正比的中国银行业也下调了预期,不止一家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2009年,中国银行业面临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就在2008年年末,瑞银证券研究机构人士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对记者表示,来年对银行股持谨慎态度,称银行息差在缩小,且受经济放缓的影响,贷款的增速从数量上来看也是在减少。与此同时,经济放缓,潜在的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对于整个银行2009年的看法不乐观。所以在2008年12月初,瑞银证券的投资策略把银行的评级从中性调至低配。

  日前,大摩也发表报告,预期银行息差缩小、收费收入增长放缓、信贷成本上升,并将内地各银行今明两年收益预期分别下调9%和8%,内地上市银行的目标价也调低13%至34%。工商银行目标股价调低至4.86港元,建设银行股价调低至5.75港元,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股价则分别调低至3.02港元及17.19港元。

  不过,与两大国有银行面临的局面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似乎尚未体验到被减持的压力。而2008年11月,德意志银行以远高于市场逾70%的价格增持华夏银行股份,本月8日,瑞银集团增持了约541.73万股招商银行H股。可见以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处境地颇显不同。尽管,未满禁售期是股份制银行尚未面临被减持压力的一大原因,但据一接近华夏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允许,德银仍意愿进一步增持华夏银行。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由于外资机构几乎不可能获得国有银行最终控制权,所以对通过增持获得更多话语权的预期感到悲观。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周昆平则进一步表示,股份制银行规模小,花少量钱就能占大量股份,有较大的话语权。并且,尽管国有银行具有网点多的优势,但股份制银行区域特征明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也正是外资行想要触及的领域。

  对此现象。鲁政委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另一解释则为,国有银行盘子大,减持能获得大量资金,但股份制银行股本相对小,减持后获得的资金量少,不足以救急。而国有银行成长性不及股份制银行,也被郭田勇解释为一大原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