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投资者期盼A股灾后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3: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去年10月以来,短短5个月时间,A股总市值比峰值缩水达12万亿元,上证指数创下新低3357点,相对于6124高点跌幅达45%。迅速的大幅调整,使得市场信心受到极大地打击。

  周五,大盘绝地反击,放量长阳吞没周四的中阴线。记者走访证券营业部时,发现部分中小投资者和业界人士仍寄望周末政府出台利好“救市”。但有不少人认识到,市场面临全流通和全球化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是靠一项政策出台可以“一了百了”的,正如股改不能解决A股所有问题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从调整中发现的市场问题,做好“灾后重建”,远比救市更重要。就此,投资者和业界呼吁,当前亟待重建完善五大市场机制。

  防止大起大落的应急机制

  虽然管理层一直希望和致力防止股市大起大落,但A股自去年年初开始却还是震荡频繁。究其原因,既有股市自身规律,又有突发事件频发、信息渠道杂乱、外围市场波动等因素。事实上,A股非理性暴涨暴跌,已经超出股市正常的波动。统计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股市最大跌幅只有17%、香港最大跌幅也不过30%,但A股跌幅已超过40%。

  国际成熟市场的实践表明,持续性暴涨和持续性暴跌都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风险,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对中国股市来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但要尽快建立市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而且还需要尽快健全风险管理工具。

  许多投资者呼吁,主管部门应设立“市场稳定基金”,以减少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除直接干预外,应在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如在遭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给决策层评估事态的性质和影响并采取应对措施留出时间。

  全流通的有序流转机制

  大小非的减持,已成为目前市场的一大“硬伤”。某些上市公司高管们“宁可辞职也要减持”和“越下跌减持意愿越强烈”的心态,已经表明问题的严重性。业界认为,股改是历史上没有人经历过的,面对全新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开拓思维来应对。

  据西南证券估算,2008年限售解禁数为791.46亿股,解禁市值约15000亿元。如果按照2007年的减持速度10%左右计算,则市场需要的增量资金约为1500亿元,这差不多相当于2月份以来所发行的新基金的总规模。

  许多投资者提出,大小非减持的制度性缺陷亟待填补。如按现有规定,股改限售股持股比例在总股本5%以下的,套现不需要发布公告;同样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要套现的股数占总股本比例0.99%及以下的话,也不需要发布公告,大股东极容易通过高抛低吸的套现方式使小股民利益受损,而自己不失掉控股权。因此,针对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的要求,尤其是在减持前的披露,以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再融资的规范与约束机制

  统计显示,2007年共有188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再融资,实现募资约3657亿元,超过2001年至2006年6年间的再融资总额;而今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就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再融资总和。市场已经对非理性融资“用脚投票”:2007年1月份至2008年2月份,沪深两市共有196只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216次增发,包括176次定向增发、40次公募增发,至今,47家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低于增发价。其中,尤以公募发行方式“破发”的概率较大。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