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光明:掌握市场运行状态 把筹码变成真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2:20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基金里头最为欣赏的风格有哪些?

  陈光明:由于工作关系,我个人倾向于关注那些风格与自己相对接近的基金经理。我认为,基金经理之中那些采取逆向思维的基金经理尤其值得关注,而且,这些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都相当出色,尤其是那些特立独行的基金经理。如果一只基金总能超过整体水平,并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那么,出现这个现象绝非偶然,这些基金经理背后总有过人之处,以及相类似的策略和纪律作为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从以往业绩看,东方证券的自营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即使在2001~2005年超级大熊市的环境下也取得了“绝对收益”,个别年份甚至获得了两位数的年收益率。当时,基金之中也只有那些价值投资型基金经理取得了年度的微弱正回报。你们认为,在熊市环境下“创造”两位数的年收益率的主要条件是哪些?

  陈光明:就投资风格本身而言,券商与基金奉行的“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是有相当大的不同。在多数时候,券商更加擅长根据不同的市场阶段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策略”的投资风格。这样的投资策略可以在各类市场环境和条件下尽量控制风险,并取得绝对收益。事实上,对于券商这类机构投资者来说,取得“绝对收益”才是各类产品设计的主要目标、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

  《第一财经日报》:在目前市场整体处于调整阶段时,对于券商来说,产品的设计目标发生改变了吗?

  陈光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其实,即使在2001年至2005年大熊市中,不少券商的自营部门和东方证券一样都取得了绝对收益,现在市场肯定比以前的条件要好得多,投资难度也肯定要比那时期要明显低不少。

  3蓝筹整体上涨要看资金供给

  《第一财经日报》:具体上,你们采取怎样的方法?

  陈光明: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市场分为5种类型,并在每种类型市场中选择相应的策略。这5种类型的市场分别是指数增强型市场、集体崩溃型市场、弱市个股活跃型市场、平衡市个股活跃型市场、牛市“全面开花”型市场。对于专业机构来说,除了上述的集体崩溃型市场中几乎完全没有机会之外,其他4种类型的市场都能提供一些创造“绝对收益”的机会,而且,对于能力较强的专业机构来说,在上述市场条件下取得正收益的基础上,取得部分超额收益还是相当有可能的。另外,从实际运作中可以证明,事实上,很多策略是可以体现出做“绝对收益”的导向,机构投资者要做的只是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中提高运用各种策略的适应性。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共同基金对于市场风格转化相当关心,你如何分析这个问题的。

  陈光明:在新兴市场中,市场的风格转化相当值得重视,因为这能让机构规避风险、把握一些取得超额收益的机会。比如,去年市场以“5·30”大跌作为行情分水岭,之前是“垃圾股”上涨,之后则是大蓝筹股上涨。而从去年10月大盘回落后,大蓝筹股受到“大非”、“小非”的减持压力相当大,尤其是投资者对于金融类公司再融资的反应是相当消极,这对市场本身的负面效应也在市场向弱的背景下有所扩大。相对来说,此前农业、医药、化工等板块成为市场的热点。不过,近期间市场热点似乎已经向金融、地产等大类资产方向转移。从估值角度看,金融、地产股在前期大幅度杀跌之后,未来不排除有一定机会。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大盘蓝筹股整体上涨的关键是看市场的资金供给,后续资金是否跟得上是左右行情的主要动力所在。

  《第一财经日报》:你如何看待各类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

  陈光明:对于机构之间的竞争,我通常有个比方,现在几乎每个行业都是“过度竞争”的,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机构也不例外。由于有业绩考核机制以及机构之间的相互白热化的竞争,在选股方面,谁发现得早,谁就能领先同行一步。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说基本也都处于相当的水平,得到的信息也较为一致。较为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虽然现在市场的广度、深度比以往要进步很多,但是机构股票池有一定的雷同性,都只是在那几百个股票中寻找值得重仓的品种。因此,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某家机构在行业内部成为“独一无二”的概率在降低,追随潮流也往往成为行业内部较为通行的做法。

  在目前市场之中,我们更加强调均衡配置,在行业轮换、个股精选方面下大工夫。在选股方面,简而言之就是:不碰衰退的公司、选择有前景的产业方向做投资。

  4“以静制动”是现在最好策略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个人投资者在今年的操作有何建议?

  陈光明:根据以往的经验,做“绝对收益”的券商即使在熊市里做到两位数的年收益率,还是有可能的。对于操作较为灵活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还是有可能“战胜市场”的。我个人判断,今年市场的主要策略可能是,上涨太好的时候不能追、下跌比较严重的时候不要怕。尤其是在市场寻找方向的时候,这个特点可能相当明显。就我个人来看,如果一只股票没有30%的上涨空间,就不要去买,“以静制动”可能是目前市场中较好的方法,频繁操作或者换手,交易成本相当可怕。相对来说,投资人的投资能力和个性以及行事的风格是较为吻合的,我们偏向于成长型的投资,当然,我们长期就在不同阶段的市场之中采取不同的操作风格,因此可能在运用“多策略”的投资方式上能够做得相对好一些。

  《第一财经日报》:近来,基金的专户理财业务成为行业内相当热门的话题。在你眼中,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未来的前景如何?与基金相比,券商所能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有哪些优势?

  陈光明:一般意义上说,基金提供的是标准化、大众化的理财服务,而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提供差异化、高端的理财服务。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包括FOF(基金中的基金)、打新股等,未来还有对冲基金、投资房地产等挂钩产品,甚至是商品期货投资,这对填补理财市场空白有很大好处,国内理财的市场空间以及创新很大。比如,就投资运作风格来说,随着不断的创新发展,未来的券商“多策略”的操作风格可能包括单纯追求收益的、中性策略的、净多头和空头策略的、衍生品策略,等等。事实上,海外理财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根据各种客户的需要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产品。

  相对来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可能更加强调了“技术含量”,打造的是高端财富管理平台。比如,我所在单位所提供的定向资产管理产品是专门为机构和高端个人投资者提供理财服务的产品,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根据机构和高端个人投资者的不同理财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客户量身定制不同的产品。我们从2003年开始运作定向资产管理产品,根据客户资金的不同性质及客户理财需求设计了多种定向资产管理产品,产品成立后我们严格按照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管理体制运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投资经理与客户直接交流,信息透明,客户可以控制投资风险。而且,客户可以要求在盈利较高时提前结束或提前分配收益。

  《第一财经日报》:你既有券商自营的经验,也有担任基金经理的经历,在你看来,海外基金行业的经验哪些是相当引起你个人重视的?

  陈光明:基金经理往往比较推崇彼得·林奇,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经验往往来自于基金行业的一线,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另外,世界首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也是相当值得重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机构和机构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们采取的风格和策略也有很大的区别。相比之下,选择与机构性质相对接近的海外基金管理业成功人士的经验,可能更加现实。

  陈光明

  现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曾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研究员、研究策划部经理、投资经理和业务董事;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龙基金的基金经理。谢潞锦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