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争议A股泡沫:市场调节还是行政调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 21:32 中国经营报
“五一”节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政府会像去年通过严历的手段调控房地产一样,来调控股市。 4月26日,上证指数收于3783点,离4000点大关仅一步之遥。伴随股指结构性泡沫的泛起,各界对于资产价格的调控也出现争论。 市场调控成为共识 股指快速上涨引发了部分专家和投资者的担忧,预期管理层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将以市场手段为主似乎成为共识。 在最新一期CCTV《对话》节目“基金投资”的录制过程中,长盛基金总经理陈礼华就建议,“管理层应该用市场的手法加以调节,如加大盘中蓝筹股的供给,扩大市场优良的供给;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壮大资本市场规模,以更多地吸收流动性;同时建立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提供对冲风险的工具。” 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则认为,从市场调控来看,无非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来调控股市。“从供给来看,应该加快上市公司IPO的进程,平抑资产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种种迹象显示,管理层正在加快新股发行上市的力度,以平抑膨胀的投资需求。4月27日上市的中信银行已在A股募资120多亿元人民币,而交行海归紧随其后,将在A股募资约220多亿元人民币左右。 对于投资需求来说,赵锡军建议央行应该继续采取紧缩措施,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供需关系。 “股市吸引力太强,主要是因为储蓄利率较低,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税前是2.79%,3月份通胀率达到3.3%,名义利率已经是负值了。因而提高利率,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分流部分股市资金。”赵锡军说。 除了上述市场调节外,大部分专家也认同管理层应该在流动性过剩根源上做文章。“资产价格膨胀的根源是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失衡,所以还必须从经济结构上作调整。如改善贸易结构,加大进口,控制资本项目下的流入等等,以调节经济失衡和贸易失衡。”赵锡军说。 行政调控会掉落在股市吗? 争论出现在行政调控股市的可行性上。 部分机构和专家认为,股指上涨是市场行为,必须用市场的手段平抑资产价格上涨,而非用刻意打压的行政手段来调控指数;但另外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调控,而不能一味地放任市场自我调节。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认为,股市泡沫有良性,有恶性,但绝不可能销声匿迹,也无法预测何时破灭。 金岩石表示,要让股市泡沫保持良性状态,不要人为地挤压泡沫,制造股灾。因为股市泡沫的崩裂也是不到一半的概率,多数情况是泡沫自己化虚为实,从而烟消云散。 他提醒,监管者要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内线交易。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中,非流通股的入市已成定局,但是至今没有出台规范大股东关联交易的相关法规,结果等于是默认了大股东的内线交易”。 在宏观调控紧缩预期不断增强之时,经济学家韩志国在《新市场中的新三不主义》一文中提出,对于政府和管理层来说,不干预就是最大的呵护。 韩志国指出,买者自负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也是股市投资的最主要原则。处于全面转型期的中国股市面临着相当繁重也相当艰巨的任务,管理层应当把中心和重心放到市场监管和制度创新的制度层面上来,而不必过多地关注市场指数和企业股价的变化与变动。 他认为,目前资本市场这种局面的形成来之不易,市场各方与监管各方应当精心呵护而不能随意损害,更不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名义做有损于投资者利益的事情。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如果股市完全以市场调节的方式运行下去,股指将会迅速膨胀,泡沫不断滚大。因为市场存在暴利的机会,即使再大的风险,投资者也会冲进去。当市场的泡沫足够大时,没有人接盘后,股市就会崩盘,将会以泡沫破灭收场。因而,要避免上述结局,股市需要多种措施的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的调控。 赵锡军说:“现在对需求调控的关键是要对投机性的资本进行监管,包括违规银行资金入市和海外热钱等。” 赵锡军认为,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1.42万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贷款量的一半;而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季度回落了约3个百分点,增速降为23.7%,同时新开工项目也在减少。这说明银行贷款进入股市的可能性在增加。 “目前违规银行贷款推高股指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资金属于短期性和投机性的资金。对于老百姓的投资需求来说,除了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管理层无法禁止其入市;而对于银行贷款的投机需求来说,管理层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市场泡沫恶性化。”赵锡军说。 中国经营报记者:刘晓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