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经济中枢仍在股市 改革核心是股市脱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3:36 每日经济新闻 | |||||||||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在对2005年经济的盘点热潮中,涌现了许多关键词组,如银行贱卖、年金改革、社保基金、行业垄断、经济学家的良知等等,但笔者以为,2005年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仍在股市,2005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股市脱罪”。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7021.787万户,其中空账占比高达63.68%,剩余部分业内估计至少还有七成休眠账户,7000万股民实际仅剩一成!今年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总体收益呈现八亏一平一盈的格局,加之目前国内重量级企业的海外上市,国内股市边缘化已成为事实。 为什么活力与动力均显不足的股市,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民众对股市仍是离而不去,弃而不舍? 原因无他,股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多种路径选择下的必由之路,20多年的经济改革,后十多年基本围绕股市而行。如果失去了股市,中国经济将会怎样?金融风险将简化为银行风险,经济创新手段将失去源头活水,国企改制将失去依托,而资金失去杠杆作用,离计划经济也就只有一步之遥。股市与中国经济的理念、经营、制度等核心难题捆绑在一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风暴眼实属必然。 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改是有关决策层对股市进行全方位疗治的大手笔。中国股市证明了一个经典命题,即没有公平的市场是没有效率的市场,如今恢复公平,才可能恢复股市的效率,笔者将此过程称为中国股市的“脱罪”过程,即洗去计划经济和权贵经济的尘土。以往,这一原罪主要由中小投资者承担,现在则由各路投资者共同承担。 股市的原罪由各方共同造成,除了千夫所指的股市功能定位错误以外,各方诚信理念的匮乏,缺乏对于公平交易的敬重,以及法律的缺位、行政垄断资源,也罪无可绾。 因此,股市的早期参与者多多少少都有原罪在身,无论是上市的国企还是民企,是国有大股东还是中小股民,概莫能外。因为权责所系,强势阶层受到更多的责难,符合公平的规则。水皮先生分析唐万新先生的产业整合政策,分析出一个“原罪”,但从文章来看,这一原则实际上是中国股市的原罪。唐万新不过是中国股市疯狂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如果监管层真的认真的话,那么,中国所有的券商都会面临德恒的命运,所有的老总都会获罪,股市也就该关门了”。 但唐万新并不只是制度的牺牲品,我们无法忽视德恒本身的不规范,也不能不正视唐万新等企业家的原始生存状况。唐万新也许是个有理想的企业家,但很不幸,我国的资本市场无法承载他的理想,而他的做法也违背了公平、法治的市场原则。股市成为鲍鱼之肆,久居其中,难免沾腥,这就是所谓的“无极”,或称“原罪”。 笔者以为,已处于市场化改革正途中的股市并不算糟糕,只不过是要更为透明而已,这总比在半明半暗中胡乱猜测要好。股市是各行业改制的提前预演,一个好的股市需要诚信理念、对不公平竞争的严格约束、灵活的创新机制、严厉的监管、需要专业的态度和技能……这一切其实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其实,何止股市,中国的市场、许多行业都多多少少面临着脱罪的过程。现在看来,股市的改革最有希望形成制度的理念与规范,进而推广到其他领域,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这有赖于决策层的决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