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人民日报头版的一篇评论员文章,让“灰犀牛”成为热搜词。
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即便不清楚“灰犀牛”的确切含义,仅从上下文判断,“灰犀牛”应该跟“黑天鹅”一样,属于“各类风险苗头”。
那么,中国经济金融中最大的“灰犀牛”到底是什么呢?
“灰犀牛”无处不在
“灰犀牛”概念是由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在2013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的,此后,她在著作《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进行了详尽阐述。
投资者们比较熟悉的“黑天鹅”(塔勒布提出)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而渥克的“灰犀牛”则比喻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我们先来看看真的灰犀牛是什么样子!
生长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
现代社会,“灰犀牛”出现在各个领域,如——
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引发的金融危机;
2005年导致死亡人数约1800人的飓风卡特里娜;
近年来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数字营销……
这些影响巨大的事件在开启引爆点之前均出现过明显迹象。
典型的灰犀牛事件,一般经历5个阶段
第一是“否认与抵触”,我们会否认危机或弱化其危险性;
第二是“得过且过”的阶段,即想方设法拖延问题的解决;
第三是对已发生事情进行判断、寻求解决方案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惊恐”;
然后很快进入第五阶段:行动或是崩溃。
因此,灰犀牛理论覆盖的范围更广、更契合当下的时代特性,因为相对于难以预测与难以应对的“黑天鹅”事件,灰犀牛理论告诉我们:
我们有能力预测并解决危机。
谁是中国经济最大“灰犀牛”
当下的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最大的“灰犀牛”藏身何处?
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灰犀牛!甚至“灰犀牛”概念的提出者米歇尔·渥克在采访中也认同中国经济中房地产泡沫风险最大。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章俊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灰犀牛,主要有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负债问题。
而与金融市场相关的“灰犀牛”主要是:
银行隐形坏账率问题;
各种理财产品和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
以及G3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冲击。
天风证券宏观团队
天风证券宏观团队对比了2006年美国金融危机前住房抵押贷款率和2016年中国购房抵押率,指出虽然我们离危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中国的灰犀牛已经隐约动起来了。
2006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LTV首次超过了房地产总市值,同年美国家庭平均房贷支出/平均收入达到99%,无限接近房价的压力极限,旋即爆发危机。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LTV也开始超越房地产市值,中国家庭平均房贷支出/平均收入为67%。
2006-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11%上升至45%,10年间增长3倍。中国居民部门快速加杠杆的背后,反映了中国房地产价格脱离基本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上涨。
2016年,中国购房抵押率LTV达到50%,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整体LTV接近60%。
金融运行领域最大的“灰犀牛”可能来自金融业的快速膨胀和可能带来的坏账问题。
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
张岸元指出,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攀升。2016年,该占比达到8.35%,相比十年前2006年大幅上升3.81个百分点,2017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至9.98%。而2016年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之比为7.3%,相比金融危机之前的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日本2015年占比为4.44%,相比2006年下降1.32个百分点。
当前规模的中国经济可能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金融部门为之服务,实体经济无法满足持续积累的巨量金融资产参与收入分配需求,中国金融业需要休养生息,增速放缓,重新与实体经济相匹配。
如何优雅地活捉“灰犀牛”
灰犀牛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米歇尔·渥克给出了灰犀牛风险(危机)的应对策略:
米歇尔·渥克
1)承认“灰犀牛”的存在
只有先承认“灰犀牛”的存在,我们才能躲避人们对危机的认知障碍,把握“灰犀牛”的命门。
2)定位“灰犀牛”的性质
准确把握“灰犀牛”的性质之后,我们才能确定“灰犀牛”中各个子事件的轻重缓急,并用适当的方式应对“灰犀牛”危机事件。
3)不要静立不动
如果你没有能力将“灰犀牛”一击毙命,那么起码应该思考目前所能做的阶段性行动。这些行动可以延缓“灰犀牛”危机事件的终极爆发,为我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赢得时间。
4)站在高处观察“灰犀牛”
最英明的领导者会站在高处观察“灰犀牛”,并在其尚未靠近时就采取行动。
第一,你要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这样,你就能够准确预测那个看似遥远的“灰犀牛”来临的时间。
第二,从宏观角度,发现妨碍我们正确决策和及时行动的体制性问题:群体思维造成盲目决策;保守体制造成行动迟缓;低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5)发现“灰犀牛”,活捉并控制它
发现“灰犀牛”,定位其性质,延缓其全面爆发,找到解决“灰犀牛”的障碍,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发现“灰犀牛”、活捉并控制它的人,都是实事求是、不受群体思维所蒙蔽、执行力强、有着责任和担当意识的人。
具体到中国市场,专家建议,在“灰犀牛”日益临近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当保持谨慎,尽量保持手中的流动性,不要急于做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且要远离负债累累的大型公司和银行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