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7日18:08 新浪财经

  华泰宏观研究 李超 王宇鹏

  短期拉升物价,影响程度有限,中长期无影响

  短 期来讲,由于洪涝灾害会对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和农产品的运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短缺,造成物价的上行,进而拉高CPI涨幅,但是根据我们的研 究,认为此次洪涝灾害对CPI的影响有限。长期来讲,如果此次洪涝灾害的程度一直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7-8月份,对全年农产品的供给影响有限。进入9月份,随着气候条件的好转,农产品的供给和运输将逐步回归正常,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将逐渐淡化。中长期来 讲,物价走势还将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短期拉低GDP增速,基建有望向灾后重建倾斜再拉高增速

  洪 涝灾害会对三次产业都有影响。对于农业来说,由于农作物受到洪涝灾害,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会导致产量下降;对于工业来说,洪涝灾害会导致水电供应、运 输、原材料供给等很多环节受到影响,工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对于建筑业来说,工地没法正常开工,建设进度受到影响;对于服务业来说,洪涝灾害会影响到服务 业的消费需求和供给能力。进入9月份以后,一些灾区将进入灾后重建,国家预算资金会有一部分向灾后重建倾斜。9月份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会拉高固定资产投 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会拉高GDP增速,我们仍然维持3-4季度6.7%的GDP增速。

  政府可能实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面 对较大范围或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家政府在抗灾或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往往会提供较大的财政支持或货币政策支持。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人民银行 从货币政策上对灾区做出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适当放松了银根,实施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洪灾和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之后,财政 支出力度加大明显。本次厄尔尼诺有可能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因此中国将面临大范围、高强度的洪涝灾害,因此政府有可能会实施定向宽松的货 币政策,比如定向降准、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农再贷款实施优惠利率等宽松政策,同时,有可能加大7-8月份财政支出。

  厄尔尼诺极端天气将对大宗商品的量和价产生双重影响

  厄 尔尼诺将伴随着极端的天气,而天气的变化又将对大宗商品产生影响,因此,历次厄尔尼诺均与大宗商品紧紧相连。厄尔尼诺带来的降雨与气温的极端变化对大宗商 品的量和价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品种上来看,厄尔尼诺可能导致巴西、印度的蔗糖减产,东南亚的橡胶及棕榈油减产,阿根廷大豆增产、印度、澳大利亚的小麦减 产。从价格来看,可能会导致全球白糖、棕榈油、橡胶、小麦价格上涨,导致阿根廷大豆价格下降。

  风险提示:洪涝灾害影响超预期。

  洪涝灾害再次来临,对经济影响几何

  近 期,南方地区又现洪涝灾害。根据中国防总的数据,截止7月3日,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受灾人 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那么此次洪涝灾害会对中国物价构成 影响吗?会导致经济增速加速下行还是回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因洪涝灾害有所转变吗?我们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厄尔尼诺如何形成?

  厄 尔尼诺,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 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 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本次可能为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根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自2014年9月开始发展,截至2016年2月已经持续了18个月,每个月海温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的累计值(即累 计强度)26.9℃,且海温已连续7个月(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过2℃,在2015年11月达到峰值,海温偏高达 2.9℃。

  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分别为14个月、13个月,每个月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累计值为21.5℃、23.1℃,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峰值分别为2.8℃和2.6℃。

  “生 命史时长、累计强度、峰值强度,这三个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这次过程比之前发生的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这两次都强,是超强厄尔尼 诺事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可知,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最强降雨过程。此次强降雨覆盖了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安徽等15个省(区、市),其中,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苏南部都超200毫米。

  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有9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松花江、淮河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较高。

  对物价影响:短期拉升物价,但影响程度有限,中长期无影响

  短期来讲,由于洪涝灾害会对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和农产品的运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短缺,造成物价的上行,进而拉高CPI涨幅,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此次洪涝灾害对CPI的影响有限,原因如下:

  (1)和历年相比,目前农作物的受灾面积并不算大。从 历史数据来看,目前的洪涝受灾面积只有2942千公顷,虽然这个数据只是截止目前的数据,但是由于6-8月份是每年的洪涝灾害高发期,这个数据至少可以说 明今年的农作物受洪涝灾害的影响严重超出平时平均水平。由于2009-2015年,国家搞了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即使今年降水量高于往年,但是相对于降 水量,农作物受灾面积也会趋于下降。

  (2)2016年6-9月份正处于CPI的下行周期。

  一 方面,6-9月份翘尾有较快的下行,6-9月份CPI翘尾分别为1.09%、0.78%、0.30%、0.20%,7-8月份CPI翘尾下行明显;另一方 面,由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然较弱,新涨价不足于弥补翘尾的下行,在不考虑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我们预计6-8月份CPI涨幅有回落的趋势。即使发生严重的 洪涝灾害,CPI也至多在1.8-2.0%的区间波动,不会形成明显的上升趋势。

  (3)2016年年初统计局将CPI中食品权重调低。根据我们的测算,新口径的食品权重只有27-28%左右,比老口径下降6-7个百分点,食品权重的大幅下调将会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因此,在受灾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洪涝灾害对CPI的影响会低于历史。

  (4)从历史数据看,洪涝灾害不必然拉升CPI涨幅。1998年是中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但是1998年1-12月份食品同比兼为负值。我们认为预测CPI的涨幅要综合考虑当前的经济形势、货币供给等因素。6月份PMI出现回落,短期来讲,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CPI易下难上。

  长 期来讲,如果此次洪涝灾害的程度一直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7-8月份,对全年农产品的供给影响有限。进入9 月份,随着气候条件的好转,农产品的供给和运输将逐步回归正常,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将逐渐淡化。中长期来讲,物价走势还将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拉低GDP增速,基建有望向灾后重建倾斜

  洪 涝灾害会对三次产业都有影响。对于农业来说,由于农作物受到洪涝灾害,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会导致产量下降;对于工业来说,洪涝灾害会导致水电供应、运 输、原材料供给等很多环节受到影响,工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对于建筑业来说,由于下雨天,工地没法正常开工,建设进度受到影响;对于服务业来说,洪涝灾害 会影响到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和供给能力。

  根 据防总的数据,此次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偏多51%。目前直接损失占全国GDP的比重很小,间接损失还 需要进一步估计。由于中国水利建设的不断进步,我们预计此次损失的相对程度要低于1998年。进入9月份以后,一些灾区将进入灾后重建,国家预算资金会有 一部分向灾后重建倾斜。9月份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这会拉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会拉高GDP增速,我们仍然维持3-4季度6.7%的GDP增 速。

  对财政政策的影响:7-8月份政府财政支出可能会加大

  自然灾害之后,为支持抗灾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政府可能会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1998年洪涝灾害之后的8-9月份,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5-7月份,财政支出同比增速明显加大,预计此次洪涝灾害之后,在7-8月份财政支出力度可能会加大。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政府有可能会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

  面 对较大范围或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家政府在抗灾或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往往会提高较大的货币政策支持。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人民银行从货币政策 上对灾区做出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适当放松了银根,实施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的货币政策安排包括:暂缓上调受灾地区存款准备金率;对四川 灾区增加支农再贷款提供优惠利率;对陕西、重庆、云南增加再贷款额度;要求银行对灾区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等。

  本次厄尔尼诺有可能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因此对中国将面临大范围、高程度上的洪涝灾害,因此政府有可能会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定向降准、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农再贷款实施优惠利率等宽松政策。

  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极端天气将对大宗商品的量和价产生双重影响

  厄尔尼诺将伴随着极端的天气,而天气的变化又将对大宗商品产生影响,因此,历次厄尔尼诺均与大宗商品紧紧相连,厄尔尼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又对大宗商品和期货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厄 尔尼诺主要有如下的特点:(1)主要影响区域是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2)从降雨情况来看,一般会导致东南亚干旱、澳大利亚干旱、印度干 旱、巴西(北部少雨,中南部降雨过多)、中国(北方少雨、南部多雨)。(3)从气温来看,在冬天将导致中国东南地区、美国南部、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南 部和巴西南部气温偏高,东南亚和非洲南部干旱高温。夏天导致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和中美洲干旱,巴西中南部高温。

  厄 尔尼诺带来的降雨与气温的极端变化对大宗商品的量和价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品种上来看,厄尔尼诺可能导致巴西、印度的蔗糖减产,东南亚的橡胶及棕榈油减产, 阿根廷大豆增产、印度、澳大利亚的小麦减产。从价格来看,可能会导致全球白糖、棕榈油、橡胶、小麦价格上涨,导致阿根廷大豆价格下降。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关于下半年楼市的七大预言

上半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出乎大家意料,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热点城市房价已经有了比较大涨幅,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难度较大,但由于地价快速上升的支撑,这些热点城市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盘整后缓步上升是未来趋势。

英国工人阶级是怎么看退欧的

不管他们对移民有何担心,“支持英国退出的工人阶级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大部分或全部收入损失都将由富人承担,特别是受到千夫所指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家。”

全球恐怖主义2.0是如何诞生的

要打击恐怖主义只能从根部入手,打击其形成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只有稳定的社会、完善的治理和健康运行的国家才能给人民提供免于“恐怖主义”滋扰的生活。

千万别再说统计局GDP数据造假了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