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调控直面六大挑战:资本相对过剩(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 16:11 《新经济导刊》

  我意思是说房子不管怎么涨,最重要得有人买,这个谁来买?股票怎么涨,都要和公司产生的业绩有关系,我们讲股市的市盈率。有人说,你说归说,明天还要涨,对,没有人预计到它什么时候能跌。有人问房地产的拐点,这是很不科学的问题。假如我说半年以后一定要跌,你们20%的相信我,你们回去以后肯定卖房子了,它的拐点很快就到来了,你叫我怎么回答你?你可以根据我的信息调整你的行为,但我无法根据你的行为调整我的判断。如果我说对了,反而导致我说的不对了,所以我在这里不多说了。这是博弈论的问题。

  地区与城乡差距扩大

  第四个问题就是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人群收入差别,导致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现在为什么难度加大呢?宏观调控必须统筹兼顾,现在至少在三个问题上使得决策部门感到两难。比如农产品价格在上涨,按照我们搞农业的同志来看,好啊,农产品涨价农民收入就会提高啊,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要提高农民收入,城乡差距扩大,涨了之后农村多得点钱,是很好的事。但是作为宏观决策者来讲,这样涨下去,城市人有意见怎么办?所以不能涨。

  那么,当什么都涨的时候,怎么不让农产品涨呢?前年猪肉跌的时候为什么不管呢?这又是问题。一旦管了以后,可能会拉长农产品的供应周期,不利于增加供给、平抑物价。

  还有一个问题:涨就涨吧,说老实话,城里人在吃上面的消费比重已经比较低了,特别是从富人所处的收入水平看,都是不痛不痒,你一个月吃十斤肉才多花100来块钱,你在乎么?都没感觉。富人没感觉,但穷人就受不了了。城市的低保才两三百元钱,有人吃不上肉,很简单:穷人给你补,富人就不补了。这样是可以理解的,穷人不赚钱,大家知道给低保涨了100块,给退休工人涨了100块。

  也有一些政策上的缺陷。我们政府非常关注在校的大学生,很多农村的人培养大学生本来就不容易,所以政府给了很多钱补贴学校的食堂。这个做法就出了漏洞。很多大学校长抱怨:很多城市大学食堂已经成为城市价格的低谷、最便宜的地方。周边老大爷、老大娘先到大学打一个太极拳,再买个早点;中午溜个圈,又买个午饭;晚上过来转转,又吃个晚饭。学生下了课排队排那么长,前面都是老大爷、老大娘。校长说我不是校长了,都是镇长了。这个事情本来很简单:有钱的同学买双鞋都1000多块钱,家里可以养得起;穷学生多补贴一点,补到饭卡里就可以了。结果我们政府管理经济的思路总是补供方,实际上应该补需方。医疗改革也是,补医院,补了医院看病就好了吗?看病还是那么难。原来医生是坐硬板凳,现在是变成软的了,我认为这是政策漏洞。我认为思路要改变。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第五个问题,就是劳动力的问题。简单地说,过去我们有一个概念,可能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个多少年不变的概念: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人不缺。大家都是这么说,中国就是人多。

  根据我们大量的数据和两三年来的观察,中国现在开始进入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时代。不仅是城里制造业的工人比较缺,而且对于农村来说(也缺劳动力),我最近总是到农村调研,很难见到18岁到45岁的年轻人了,很难见到了。因为谁留下都没面子了,都到城里去了,所以农村开始劳动力短缺了。刚才讲猪肉紧张,为什么紧张?除了成本的原因,除了周期性的原因,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给国务院的报告专门讲:我们不要仅仅看到短期因素,要看到长期因素;不仅看到周期性因素,还要看到趋势性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