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调控直面六大挑战:资本相对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 16:11 《新经济导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

  要抓紧进行改革,千万不能既花了钱又坏了机制,否则将来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文/李剑阁

  我不是就事论事地看宏观调控,我想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1993年又出现了一次经济过热,那次宏观调控我也参与了。

  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老一辈的领导人陈云同志说:中国经济不平衡有一个关键点,什么样的情况下经济不平衡,只要抓住“两白一黑”问题就解决了。“两白”,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棉花,“一黑”就是煤炭。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确实存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危险,这个形势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个防止”。中央为什么提出“两个防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六大新的挑战,是过去没有的。这就是我要讲的重点。

  尤须顾及内外平衡

  第一个挑战,就是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宏观调控必须考虑内外平衡。坦率说,(上世纪)90年代进出口总额在我们GDP中比重是很低的,而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3700亿。这个顺差的总额超过德国和日本的顺差总额的综合,占中国GDP11%还多。我们来看看1993年经济过热,稍微一热,内需扩张,立刻贸易就不平衡,当年贸易顺差是12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是211亿美元,按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国家不进行宏观调控,1995年外汇存底就会是负数,那将是什么情况?

  大家知道,在国际上就是这样,越有钱就越有人跟你做生意。这次一方面说过热,一方面顺差又不断扩大。因此我们更多地依靠国外的市场,汇率就成为当前的焦点。前段时间西方又挑起食品安全问题、玩具安全问题,找你麻烦,所以宏观调控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必须考虑内外平衡,因为现在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们外汇储备年底达到1500亿,造成这个原因就是内外经济的不平衡,主要是美国造成的,主要的贸易顺差的国家来自于中国和东亚一些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由于我们强劲的出口,外国人纷纷来中国找麻烦,从1995年到2006年被外国起诉536起,占全世界反倾销总量的17.6%,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主要是内外经济的不平衡,这次宏观调控还要关注美国次贷危机。

  总的来说,中国的国内市场跟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仅仅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打个喷嚏全世界也要跟着打。2007年4月1号,沪深股市跌了9%,导致全球接连一两周股市大跌,这说明中国的市场对全球的市场也都有影响。这就是我们这次进行宏观调控当中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一点,过去不会考虑外汇怎样。

  环资压力空前加大

  第二个应该就是环境资源的影响。大家知道过去对环境资源是不考虑的,看到煤炭不够了,赶快挖煤,至于产生多少温室气体、产生多少酸雨没有人考虑。根据1949年一些老同志写的文章说:毛主席当时站在天安门上说,他什么时候能看到有很多烟筒就好了。现在看浓烟滚滚是大气污染、机器隆隆是噪声污染,过去没有这个认识。三年以前我们都不可想象,一个大国总理访问跟国家主席会不谈贸易问题,不谈地区安全问题,甚至不谈人权问题,而是谈气候变化问题。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