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前中国金融战略选择的思考(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9:23 经济参考报

  二、三大策略治理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均衡:先增加有效供给,继续并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吸纳货币和配置资源的功能,利用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在全球配置资源,增加全球和国内的有效供给,增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可以实现物价稳定。

  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势所至,物价上涨等问题是国际物价上升、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势而为。

  1、金融战略要支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在信贷政策上,要增加对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特别是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产品,要及时提供信贷资金进行支持。提高银行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优化信贷结构。要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打开通往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准备金率和利率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银行体系的承受能力。中国的银行体系目前还是脆弱的,必须精心呵护。既要控制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企业的投入,又要支持银行正常的信贷需求,帮助银行增加经济效益。中国银行系统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在增加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正确认识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要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好资本市场,因为它目前已经是中国配置经济金融资源的心脏,一旦出问题,不会再像以前的资本市场,因为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容纳了国民经济的几乎全部内容。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是中国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核心。

  当前要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话。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并举,边发展边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其次是通过经济增长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扩大就业,没有充分就业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真正均衡。第三要通过外汇体制改革,消化过多的外汇流入,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增加有效供给。只要经济增长了,国际收支平衡了,就业增加了,通胀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2、继续发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吸纳过多购买力的作用,通过优化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使两个市场既能回笼货币,又能稳健发展。

  反观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历史经验,中国能够从1989年以来实现近20年的高增长和低通胀,与房地产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关系很深。1989年前后,中国大量的储蓄积于银行,在供应不足的经济环境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病入膏肓,但是中国政府随后推行了住房改革和产权改革,这两项改革使大量的货币购买房地产和股票,使物价得到了长期的稳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已经十分强大,有些人开始抱怨房地产和股市,好像它们是通货膨胀的罪人。事实正好相反,当前我们要继续发挥它们在这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做法上要有所提高和创新。

  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初步估计,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新股上市、海外股票回归、非流通股解禁、债券市场发展、资产证券化、股指期货、海外并购,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资金需求在50万亿以上,这些资金将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需求也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吸纳过多的购买力,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战略上,要为这些需求留下余地,而不能不断抽血。对于资本市场要不断创新出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层次,更多的细分市场。一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二是要加快推进创业板上市;三是要加快推出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四要抓紧推进资产证券化改革,使中国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发挥这些市场和产品吸纳货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