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市场篇:承前启后的2008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12:34 和讯网-红周刊

  •市场篇•

  鼠肝虫臂万化途 神奇腐朽相推迁

  ———承前启后的 2008 年

  -红周刊“周末茶坊”专栏作者 彭肇建

  2008 年深沪股市第一个交易日, 奥运板块集体拉升, 因为 2008年是奥运年。 不过,2001 年就已确定北京举办 2008 年奥运会,股市历来有提前炒作的习惯, 且奥运板块在2006 年和 2007 年确实都有超常的表现。 所以奥运板块闪亮登场 2008年,其实是承前之举。

  创业板在“两会”之后推出的消息,促使创投概念异军突起。 按照现有法规, 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要 3年后才能上市流通。 即使今年 3 月份就设立创业板, 原始股东也要等到 2011 年 3 月才能套现利润。 尽管股市历来有提前炒作的习惯, 但一般是提前一两年。 也就是说,创投概念要到 2009 年或 2010 年才是市场热点,现在的表现只是一次预演。 据此推理,2008 年又是一个启后之年。

  上述两项相加, 那就是承前启后。 承前,是指 2006~2007 年的市场热点会在 2008 年继续辉煌,不过很可能是最后的辉煌。 启后 , 是指2009~2010 年的市场热点会在 2008年预演。 即使没能预演,也会在 2008年酝酿。

  承前启后的另一层含义, 是指2008 年深沪股市没有独立的市场热点,其热点不是追随前面的年份,就是依附后面的年份。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能称得上承前启后的年份只有 1998年。 1998 年 1 月 13 日,在香港百富勤公司倒闭的外力作用下, 沪指盘中跌到 1110.08 点, 比起 1 月 12 日的 收 盘 指 数 1226.96 点 , 下 跌 了9.52%, 考虑 ST 股票的跌停幅度为5%这一因素,沪指下跌9.52%意味着大盘几乎跌停。 那时外力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就是因为 1998年的深沪股市没有独立的市场热点以抵御外力的侵袭。

  相似的一幕在 10 年后的 1 月份上演。 这次沪指大跌, 除了缺乏2008 年独立的市场热点来抵御外力的侵袭之外,最大的内因是中国平安的巨额融资预案打击了市场信心。考虑这一内因,尽管展望 2008 年也会是承前启后之年,但与 1998 年相比,大概只有三分相似之处。

  1998 年沪指的最高指数为1422 点,低于 1997 年的 1510 点,但大多数股票的最高价高于 1997 年的最高价。 1998 年沪指的最低指数为 1043 点 , 高于 1997 年 9 月的1025 点, 但许多权重股的最低价低于 1997 年 9 月的最低价。

  在承前启后 2008 年,我对沪指再创新高不抱希望,但相信大多数股票会创新高。

  抱头鼠窜日 低点方现时

  ——沪深股市离阶段性低点还有一段距离

  -红周刊“百家说市”专栏作者 徐一钉

  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断培养错误投资理念的市场,当一个理念、或习惯被多数投资者自认掌握后,要提防冷不丁被股市戏弄一把。这是笔者对证券市场的理解,也最喜欢用来判断市场运行脉络的依据。

  回顾历史 ,1996~2001 年 ,A 股市场培养了大家持股的习惯,即使被套,只要扛住最终还是赢家;当 2001年大家都掌握其“精髓”后,投资者一直痛苦到 2005 年 6 月 ;2001~2005年 ,A 股市场培养了大家持币的习惯;当 2005 年大家掌握其“要领”后,对上涨的胆怯使他们失去了个股翻10 倍的机会 ;2005~2007 年 ,A 股市场始终拒绝回调的上涨,使大家对下跌放松了警惕,当“死了都不卖”的新一批“学员”毕业时,前两年大家期盼的深幅调整已经来临。

  上期笔者有一个观点:只有当 A股的估值降低到“合理”水平,美国次债危机对 A 股市场的冲击才能最小化。一些读者朋友问“合理水平”是多少?受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原先预期上市公司 2008 年净利润增长 30%, 目前看这个数字要向下调整到 20%, 那么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 2008 年动态市盈率为 27.64 倍 。笔者认为沪深 300 指数合理的估值在基于 2008 年业绩预期的动态市盈率 22~25 倍之间, 相对应的沪深300 指数区域在 3748~4260点。

  历史经验显示: 阶段性低点总是在恐慌情绪中产生。而目前大家虽然对后市预期大幅降低, 但 A 股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性下跌,故此沪深股市离阶段性低点还有一段距离。在农历新年降临之时, 唱空是沉重的。 惟愿中国股民新年好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市场可能进入大股东全面减持的历史性转折期

  -红周刊“周末茶坊”专栏作者 刘思恩

  一路牛市走来, 到了 2008 年,大家最担心的一个利空终于要逐步兑现了,那就是大小非减持。同时,高价位减持的双胞胎恶魔,就是高价位增发圈钱。 以我小人之心,甚至怀疑2005 年以来的大牛市, 最根本的理由就是为了非流通股的高位减持或增发,一切其他的理由都是花絮。

  用财务课本上的堂皇语言说,上市公司背后各路人 (指自然人)的根本目的, 是通过经营和财务运作,实现其拥有股票价值的最大化。所以企业经营得好,是大股东希望市场看好他的股权,把价格推上去;所以企业用合法的会计手段,把以后的利润提前释放, 或者把现在的利润压后,都是为了把股价在他希望的时间推到一个希望的位置。

  看着报表和公司公告分析股票的人,时间久了会把投资当作一门自然科学,觉得上市公司就是一棵苹果树,只要水土丰沃就会长大结果。 然而现实情况是, 因为某些人为的目的,苹果树上也会长出鸡蛋。这就叫:利益面决定市场面,市场面决定基本面。 这话看似和传统理论颠倒,但是相信老股民的感触会很深刻。

  其实不管国内国外,大多数自然人大股东都是想兑现股权的。 当然,考虑到各种现实问题,未必会马上把股权一股脑儿抛光。

  中国平安的巨量增发只是冰山一角, 在此之前更多的减持和增发,被淹没在牛市尾声的喧嚣浮躁中。其实,平安的做法是符合大股东的理性的, 符合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思路。A 股被那么多“冤大头”拱到了目前历史性的高度,如果上市公司的决策者不抓紧时间“圈钱”或兑现股权,重新配置公司资产,倒是对公司大部分非流通股东的“不忠不义”。

  股改后, 看似没有非流通大股东这个概念了, 其实各大股东要完全抛售持股是不可能。 上面说过自然人大股东都不宜轻易兑现所有股权,何况法人股东?所以他们在市场中的处境是和普通股民不一样的。大股东高位抛不掉股票, 却可以在稍许低的价格增发,原理是一样的。这家 2007 年三季度每股净资产为14 元的保险公司 ,即便算上未实现利润, 最新每股净资产也不会超过20 元吧 ? 公司如若能以 70 元增发一大把股票, 肯定比在 100 元以上减持一点点股权,对大股东更有利。

  总结一句话, 就是现在的市场很可能进入上市公司大股东全面减持的历史性转折期 ,大多数 A 股已机会不再。 当然,为了顺利减持,大股东还是会想尽办法做业绩、 讲故事;证券从业者为了自己生存,也会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前提下, 做几波中小级别行情出来。 但如若定要说有好的投资机会,实在是有点违心。有时持现金也是一种投资机会。 恳请朋友们去复习一下 2000~2004 年的大盘指数图吧!在 2008 年这样的供求关系下,沪深股市尚能饭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