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000点:动荡年代的平衡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8:4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二、美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间接影响远远大于直接影响,“内外因素”将导致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化和艰巨化,在“内冷外热”环境下存在经济“硬着陆”风险。

  1、“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将进入减速阶段

  虽然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亚太新兴经济体,但鉴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已占到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的55%,来自美国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与此同时,由于亚洲金融机构购买次贷产品较少,次贷危机对于亚洲国家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中国经济减速风险将主要来自“内外双重因素”,内部因素而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连续5个季度11%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接近中国经济承受的极限,2008年以“双防”为目标的从紧货币政策及其它宏观调控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外部因素看,美国次债危机无疑将对世界经济景气和外部对我国出口需求产生较明显影响。在此,我们将中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下调至10%。

  2、次债对中国外贸出口影响将在第二季度末开始显现,这将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压力

  按照经济运行的链条传导效应,美国消费疲软对中国进出口的外需放缓大约滞后6-9个月,即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开始显现。我们初步估计美国次债危机将使我国经济增长减少1-1.5个百分点。

  3、中国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货币政策困境更加突出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潜在风险增加,与国内诸多结构性矛盾叠加,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为应对次债危机,美联储不断降息导致中美利率倒挂,则使包括中国在内的面临资产价格和物价双膨胀压力的新兴国家陷入两难困境。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在一种美国经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单向关系,这导致中国货币当局在处理内外经济矛盾时往往出现被动性和滞后性,这使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将大大折扣。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大,中国央行的这种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和被动效应越来越突出。

  4、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过度调控后的“硬着陆”,我们判断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前紧后松”

  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是“内热外冷”,而我国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存在严重滞后性。在经济减速时期,继续实行过于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非常容易“调控过度”造成经济“硬着陆”。因此,考虑到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内外因素,我们认为2008年的中国宏观政策应“前紧后松”,即上半年将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等进行经济紧缩,进入下半年后将政策适度放松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三、美次债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历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

  本轮次债危机来自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暴跌。无论是欧美股市、还是金砖四国、或者是展望五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目前还没有雨过天晴的迹象。

  对比历次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情况看,1987年股灾由于并非经济基本面发生问题,因此虽然对全球股市造成了较大冲击,仅从1987年10月来看,同期日本股市下跌11%以上、台湾股市下跌42%、恒生指数跌去43%,但是随后各大股市就进入上升通道,并未对股指运行趋势发生太大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