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货币政策总体趋紧 宏观调控将加强(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5:40 中国证券报

  ——前期投资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产能目前开始大批量释放,产能过剩风险仍不能忽视。

  (一)M2增势总体趋缓,M1增速有所加快

  6月末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7.06%,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出0.32个百分点。1至5月末的M2同比增速分别为15.9%、17.8%、17.27%、17.1%和16.74%,显示2月份M2增幅猛然提速后,监管层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等手段,M2的增速总体逐月趋缓。6月末,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速分别比1季度末和5月末高1.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M1增速加快导致M1和M2之间的“倒剪刀差”由5月末的2.54%扩大至3.86%,显示定期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有所加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一是由于企业销售业绩良好、经营性资金周转加快,二是上半年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和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使企业和居民对资金流动性的偏好增强。

  (二)人民币信贷增长较快,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迅速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比1季度末上升0.23个百分点,比5月末低0.04个百分点。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81亿元,这已接近全年央行调控目标2.9万亿元的90%。6月当月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4515亿元,远远超过了5月的2473亿元,创出了今年新高。

  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

  (三)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回升,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一改今年前5个月逐月下降态势,同比增长15.99%,比1季度末和5月末分别高0.05和1.36个百分点。

  同时活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定期存款。在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的状况下,居民的定期储蓄意愿下降,6月末活期储蓄余额为63814.41亿元,比5月末增加1717.11亿元,而同期定期储蓄则减少了47.15亿元,表明居民储蓄活期化趋势明显。

  (四)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境外短期资金大量入境的势头强化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其中上半年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半年增量已超过上年全年2473亿美元的增量。

  (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有所加快,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

  截至07年6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6155元人民币,较06年末的7.8087升值1932个基点,升幅达2.47%;较05年7月22日的8.1100升值4945个基点,升幅达6.09%

  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人民币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大幅增长。其中,人民币外汇远期成交金额折合106.74亿美元,环比增长61.72%;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成交金额折合1333.7亿美元,环比增长181.37%。八种“货币对”成交量折合466.2亿美元,环比增长29.75%,交易最活跃的两个外币对是美元/港币和欧元/美元,其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分别为30.78%和25.25%。

  (六)银行间本币市场利率起伏较大,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

  07年第二季度银行间本币市场流动性总体上依然充裕,交易量继续攀升。而受股市“牛市”行情和央行频繁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不景气。1月初,中债总指数开盘于115.9点,6月末收盘于112.81点,下跌近3个点位。6月当月中债总指数下跌1.38点,跌幅1.21%,是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个月。继5月债券市场总市值小幅减少后,本月债券市场总市值继续缩水,月末总市值为10.41万亿元,比上月减少240亿元。与此同时,6月收益率曲线继续上移,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上调29个基点。

  (七)股市进入震荡盘整格局

  上半年,上证指数开盘于2715.72点,收盘于3820.7点,涨幅40.69%(见图21);上证所成交金额192448.82亿元,同比增长7.14倍。5月底开始,受印花税的开征、特别国债的发行预期、QDII规模扩大以及可能取消利息税等抽紧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走入中期调整阶段。下半年,红筹股的加速回归将使得A股市场面临扩容压力,除此以外,股改限售股解冻、大盘股配售股限售期结束以及上市公司拟公开增发

股票,都使得下半年A股市场资金状况不容乐观,加之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然过高,因此大盘震荡调整尚需时日。但考虑到
人民币升值
、流动性境外输入尤其是上市公司盈利持续改善,大盘在下半年仍将总体向好。

  ——加息及利差进一步收窄将使银行盈利压力加大,因此必须加快中间业务发展。虽然目前由于“短存长贷”使利差收窄对银行收益影响不甚明显,但随着监管层进一步收窄利差并抑制贷款过快增长,贷款收益趋于下降。同时,特别国债发行将会导致债券市场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从而拉低银行持有的债券价格,债券资产中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债券将面临贬值风险。鉴此,商业银行应加快本外币一体化产品创新,大力拓展基金托管、企业年金托管、券商第三方存管及QDII等证券市场类、投资银行及综合理财业务,同时努力提高交易类资产的比重和收益。此外,还应积极应对利率变动将更为频繁的趋势,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议价水平和资金配比管理水平。

  ——严格控制信贷计划的执行进度和投放节奏,预防可能的由于经济下行带来的贷款风险。密切跟踪监管层对遏制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过快增长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及时引导信贷退出,防止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反弹。

  ——严防信贷资金进入股市造成的信贷资产风险,认真执行贷前审查和贷后跟踪检查,尤其应严格审查和跟踪新发放贷款资金的用途和去向。

  ——针对商业银行负债短期化,资产长期化、集中化的矛盾有所加剧。同时,央票和存款准备金占有量增加致使银行低收益资产占比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做好资金流向、流量的预测,积极应对资金来源稳定性降低的趋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抓住市场利率上行的有利时机,提高资金运作收益。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一方面要切实防范汇率风险,尤其应准确计算外汇风险敞口头寸;另一方面应加大外汇衍生产品创新,增加双边操作获利的可能性。

  课题组负责人:詹向阳 樊志刚

  执笔人:邹新 赵新杰 赵幼力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