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解构德隆》:总体战略幻梦(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20:39 新浪财经

  总体战略与自身条件不匹配

  德隆之死在于盲目地整合中国传统产业。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当原始,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还不具备产业整合价值,可是德隆却要拔苗助长。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传统产业的整合是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主导的。

  德隆致力于整合中国的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始于 “达园会议”,其确立了德隆由“做项目”转向“做产业”,致力于通过产业整合的手段改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获取长期的利益回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德隆意图“以短时间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在竞争力优势快速凸显的基础上挑战、重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使中国能真正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从而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德隆的“传统产业整合”以及重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蓝图具有多少可行性?德隆自身条件具备吗?

  据《世界经济黄皮书》等资料统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统制造业总体上落后20年。其中几组数据发人深省:我国机械工业主导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约占30%,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约占40%,达到60—70年代国际水平的约占30%;我国大中型企业生产的2000多种主导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是美国机械工业产品平均生命周期的3.5倍;1995年,美国制造业的新产品贡献率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2%,而我国1997年仅为5.9%;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为75%—95%,而我国仅为15%—30%;按市场份额计算的机械工业市场集中化指数,美国为58.4%,日本为53.4%,我国仅为7.5%。 200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占全球GDP的4.8%,而美国为10.3%,日本为18.5%。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只是一个“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

  另外,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有专家指出,同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十分单薄。从行业分析可知,我国的轿车工业目前不具备独立开发

新车型的能力,发动机的多气门技术、底盘中的自动变速箱、电子仪表、自动导航等基本是空白或处于起步阶段;电子行业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发达国家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率高达70%,全世界平均水平也在40%,而我国片式化率不到10%。世界500强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全球研发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20年前,GE的研发中心就拥有1200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还雇用800多名各类科技人员,占用12栋大楼,每年投入15000个研究项目。80年代中期,GE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00多亿美元(包括政府项目),占年销售额的10%以上。资料显示,GE1986年获得美国专利的发明达1014项,居美国及世界首位。而如今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技术上的差距比规模上的差距更可怕,没有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壮大的,如果技术无法赶上世界水平,中国企业追赶跨国公司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

  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另一个现实,中国企业的总体运营管理尚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我国企业的总体质量较低,特别是民营企业,这是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事实上,研究任何国家的企业发展水平,都不可能超越当时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背景。倘若从20世纪80年代中旬算起,中国的经济改革毕竟只有25年的历史,真正提出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仅仅13年。期望在这样短的历史瞬间跨越发达国际数百年资本发展史,并向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发起冲击,明显带有浪漫色彩的想法。

  而且,德隆所整合的多为传统制造业,这些行业投资大,见效慢,竞争惨烈,回收周期长,利润薄。如果没有相应期限的融资、成本理念和精细化管理做支撑,资金链很容易出问题,整合效果肯定不够理想。

  德隆自有资本短缺、融资成本高昂、人才匮乏,更为致命的是管理粗放和监控缺位,这些与德隆倡导的整合传统产业是极不匹配的,整合传统制造业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冲动和奢望,这也注定了德隆的溃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