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07:56 证券时报

  美的详解海外并购战略:不会单独“走出去”

  见习记者 刘凡

  近年来,家电行业海外并购渐成风潮。美的集团(000333)今年上半年就进行了三起海外并购。10月12日,美的集团国际部总裁张克宇在第11届深圳物博会之2016全球价值链创新发展峰会上,详解了“走出去”战略的总体思路:将寻找当地伙伴以合资形式合作,不会单独“走出去”。而对东芝的收购,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保持东芝的品牌”。

  张克宇认为,2012年以来,中国家电行业的出口在规模上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增长。企业和行业未来要发展,必然要实现国际化。因此,国内家电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甚至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

  这一思路与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豪掷325亿美元进行国际化并购的举动相符。上半年,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东芝、库卡和意大利空调企业Clivet。其中,美的东芝战略合作已完成股权交割,美的将获得东芝家电业务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权,并获得40年东芝品牌全球授权及超过5000项专利技术。

  “事实上,中国国内虽然在普通产业工人方面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但在研发人员方面的成本优势仍非常明显。因此,美的的目标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持续转型。”张克宇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并没有品牌、渠道、销售网络等优势,因此,美的在国际化过程中将选择合资的形式,在当地选择合作伙伴,而不会单独“走出去”到海外投资。

  在美的收购东芝后,关于收购意图以及中国本土企业与日本老牌电器公司如何共同发展等问题,业界曾有过各种猜测和评价。

  张克宇在论坛现场也公开披露了个中缘由。他说,美的和日本东芝在地域上是有互补性的。美的集团希望能与东芝在市场覆盖上互补。“实际我们去西方调研,东芝在欧洲、美国等区域被认为是电子产品而不是家电产品,跟家电的关联性反而不强,我们希望利用好东芝的品牌。”张克宇称,美的收购东芝后,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东芝的品牌而不会放弃它,以便于对美的的业务增量形成优势。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认为,2015年至2016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数量超过吸引外资的数量。中国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同等重要力量。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降低货物贸易的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的水平等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平台。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房地产降温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当前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房地产可能是极少数安全、稳定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而限购政策带来的楼市可预期的降温,极大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一线城市更应拥抱分享经济

一线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对于网约车的政策代表了对于分享经济的态度,也是其他地方政府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和政策的风向标。限车门槛已经不低,勉强可以接受,限车又限人的政策风险是网约车这一分享经济业态的不可承受之重。

滴滴的尴尬背后是政企关系失衡

市场型企业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税收征缴、统计监测、货币发行等传统上由政府进行的事务也需要作出调整和改革。市场型企业和政府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最大限度地收获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避免福利损失。

政府为啥不忍心对楼市下狠手

过去几年的经验再次证明,楼市泡沫固然带来种种问题,但离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增长也是难上加难。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爱恨交加、左右为难的心态,导致它们很难对楼市祭出重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