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19:16 新浪综合

  转自微信公众号 环球老虎财经 作者 王帅

  又一家近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了,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不经让人叨念,难道又有一场“宝万之争”要上演了?

  9月18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已经持有该公司5%,直逼第二大股东位置。

  公告举牌后,伊利股份果断停牌,这多少吸取了点万科的前车之鉴;与此同时,阳光保险也很“识时务”地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会再增持,并且还表示,举牌伊利纯粹是“咸菜吃多了,喝口奶”而已。

  只不过,这话越听越像是一刻烟雾弹。

  伊利极似万科,阳光保险有备而来

  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股份拥有出色的盈利能力。根据伊利股份的2016年半年报,伊利股份当期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00.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8.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1%。市场调研机构AC尼尔森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在国内乳制品整体市场,公司零售额占市份额20.1%,位居第一。

  不仅如此,伊利股份目前已经远远领先另一家乳制品巨头蒙牛。数据显示,伊利2015 年收入规模超过蒙牛 100 亿元,净利润几乎是蒙牛的 2 倍;同时,公司在乳制品市占率持续提升,15 年达到新高。

  在液态奶领域,公司于2014年销售规模首次超过蒙牛,位于液态奶第一的位置。除此之外,公司在各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地位,低温酸奶市占率持续提升,婴幼儿奶粉在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冷饮业务为行业冠军。

  股本结构上看,根据中报显示,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仅为8.84%,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6.25%;可见,公司股权极为分散,才举牌一次的阳光保险已经跃居第三大股东。

  出色的盈利能力,加之分散的股权,伊利股份的特点与万科极为相似。

  说起来,阳光保险也是A股举牌常客。去年12月1日,阳光保险于一天之内举牌了承德露露、京投银泰和中青旅,彪悍的手法令人胆寒。另外,阳光保险还举牌过凤竹纺织胜利股份

  不过,对于伊利股份的举牌,阳光保险则表现的更像是一位城府极深的算客。从举牌路径来看,阳光保险第一次进入伊利股份前十大股东之列是在去年年报中,彼时持股1.09亿,占总股本的1.83%,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

  此后伊利股份的一季报和中报中,阳光保险的持股比例均为变动,由此推算,阳光保险此次的买入行为主要发生在7、8两月。埋伏半年之久,不经让人怀疑是有备而来。如今,阳光保险只需再增持4%的股份便可夺取第一大股东之席,若以停牌价16.11来计算,只需不到40亿的现金即可达成。

  严防死守,伊利费尽心思

  目前来看,对于险资的突击入围,伊利股份的反应还算来的及时。不仅迅速停牌,同时伊利股份已经早早开始寻觅起“白衣骑士”。

  伊利内部人士9月19日表示,伊利管理层通过停牌在寻求与阳光保险及其他股东的沟通时间,同时,伊利管理层也在寻找“金主”支持,以避免恶意收购的风险,但由于时间紧迫,“金主”尚未有明确指向。

  行业专家认为,伊利本身股权分散不利于防守,此次停牌或是筹划反收购计划。

  事实上,有了“宝能逼宫”的前车之鉴,伊利股份早已意识到股权过于分散的风险,只不过,由于资金以及制度的原因,无法改变现状。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伊利高层也曾多次商议欲整合股权,防止“野蛮人”入侵,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计划未能成行。被阳光保险举牌后,伊利欲寻求国资委的支持,但鉴于目前阳光保险坚称“财务投资,不主动谋求成为第一大股东”的表态,国资委出面干预的可能性并不大。

  事实上,伊利股份为防“野蛮人”可谓费尽心思,最为著名的便是此前修改公司章程,从“股东持股达3%须通报”到对于“恶意收购”的定义,多数条款都试图提高收购门槛,反制野蛮人控制公司董事会。

  不过,由于拟修改的公司章程多处条款与法律法规存在出入,此举遭到上交所十份问询函。因而,伊利股份不得对重新对议案进行完善,至今尚未完成修改。

  除以上招数外,伊利股份还曾当面询问险资股东,以求安心。

  伊利一位高管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很多保险公司是我们的股东,有时候也会问他们会不会举牌伊利,他们表示,市场上比伊利漂亮的公司太多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漂亮的公司是像房地产、银行类的,经营简单。不像伊利这样的公司,一边是农民,一边是消费者,整个流程太复杂,一般人驾驭不了。而且风险太大,经不起折腾,万科这样一折腾,可能就是少卖几套房子,而消费品公司一折腾,消费者一丢,投多少都得赔进去。”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一切还是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

  阳光保险的承诺,可信度有多少?

  伊利聊了这么多,当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主角------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保险虽已承诺12个月内不在增持,并同时声明,举牌伊利纯属财务投资。但资本市场中的变脸早已见怪不怪,与其去听,倒不如去踏踏实实地分析一番。

  阳光保险,是中国500强企业、国内保险集团排名前七,旗下拥有阳光人寿、阳光财险、阳光资产管理、阳光渝融信保、阳光融和医院等机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阳光保险2015年的保费收入为568.67亿元。来点形象的对比,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2015年的保费收入为173.76亿元,这下可以知道阳光保险是有多么高大上了吧。

  回顾阳光保险近年来的种种动作,其管理层不断扩股的心态可见一斑。根据阳光保险集团下属子公司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两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34亿元。仅在投资收益上,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合计就达到了125.91亿元。

  迅猛扩张、快速盈利,阳光保险集团积极谋求上市的声音不绝于耳。早年间,有香港媒体报道阳光保险计划赴港上市,并称集资金额为6亿美元。不过,在屡次传出香港上市的消息后,阳光保险仍然没有正式回应自己的IPO计划。

  举牌伊利股份,虽说阳光保险自己已经做出表态,更是强调自己是是业内首家在举牌后主动表态,不谋求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

  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险资早已开始将A股中的大蓝筹作为目标。

  有市场人士指出,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显然不止是“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阳光保险仍保持高调动作,大肆举牌,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布局和意图。

  他认为,虽然阳光保险口头承诺不会谋求伊利控制权,但是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这更像是资本运作的一个跳板,不排除继续增持,获取公司控制权。参与伊利的战略决策,利用伊利股份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扩展非乳业业务,将伊利股份作为一个平台,进行其擅长的股权投资,从而从中谋利。

  与此同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此次险资举牌伊利股份,不能简单视作普通的投资行为,而是需要特别警惕其把伊利股份当成资本运作的跳板,从而对中国乳业产业安全造成的系统性伤害。

责任编辑:梁焱博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网约车价格上涨确实值得警惕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