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11:08 新浪财经

  声明:此文是网友对相关事件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读“征文”有感兼谈华生先生

  (作者简介:丁之才 退休人员)

  “万科股权之争大讨论”征文以来,我在新浪财经版上,读到许多精辟文章,感触良多。有挺王石的,有赞宝能的,还有根据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解读万科股权之争,以及解决争端的多种设想、建议、专论和探索的文章,非常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初始开辟这块园地的构想,今天看来是有远见的。这里已集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教科书之大成,俨然是一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大学”。

  世间复杂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是和非,总是越辩越明,最终理出头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见诸“征文”页面文章,已成为广大读者每天必读的功课,从中阅读到很多有理有据,观点各不相同,甚至各站各的队,娓娓论述着各自的见解。启发读者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探索各类矛盾缘由,从而寻求解决之道。

  近日读到法学博士王家国撰写的《一切都要凭股权说话》、经济师梁河东撰写的《若宝能无权开除王石“经济改革”也基本到底了》等佳作,不免拍案叫好。

  其实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更是资本市场的门外汉,觉得这些文章好,是因为文章提出的论点、论据一目了然,令人信服;不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那种噱头式的文风。

  现就梁河东先生撰写的《若宝能无权开除王石“经济改革”也基本到底了》一文,谈点感受。

  该文简明清晰地把“万科股权之争”的纷繁头绪,归纳为六点,因为这几点是精华所在,有引述只之必要:一是宝能是否可以买万科的股票?答案是可以的;二是王石策动万科停牌是否合法?答案是存在争议,但事实已经停了;三是宝能是否可以开除王石?答案是可以;四是宝能资本的来源的合法性与举牌万科有关系吗?答案是没有关系;五是国资是否应该阻击民资?答案是两种:一种可以,一种不可以;六是市场规则能否承受住权力干预?这条作者没有写答案,但在行文中引用了李克强总理的话,改革一定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触动利益问题比触及灵魂还难”。接着作者写道,在规则面前某些集团或是小团体在利益面前,许多时候为了一己之私回避了规则或是执行中扭曲了规则,这些都是深化改革的阻力。这也是作者对这条答案的一种启示。

  应该说这六点概括了万宝之争的焦点。因此万科股权之争说它复杂,其实也不是理不出头绪。按梁先生这六点进行逐条理清,问题也就水落石出。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给出这六个方面的答案,并没有站队,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资本市场现行法律法规,提出答案论据,我认为是十分客观的。

  在说华生先生。

  从资料看,华生是教授、资本市场专家、独董,有着种种头衔。

  其实我这个人最羡慕有学问的人,尤其是学者、教授等。在我的印象中,这些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文质彬彬,有专业知识,有良知的正直之人,因而尊重有加,甚至到崇拜程度。当然,这也是尊重知识的一种体现。

  华生先生进入我的眼帘,是他在某证券报连发三篇长文,这才知道他是资本市场的专家,并拜读了他的文章。

  据说董事会开会的内部消息,只能由公司公告披露相关信息。而华生仅是独董,怎么能把董事会未公告的内部信息,连篇累牍地在某证券报上刊发呢?且华生先生并未站在独立立场来表达,且具有强烈倾向性的纯个人观点和臆测,来解读董事会的信息。不仅违规,而且很多都走了样。

  这家证券报难道也不懂规则吗?挤出那么多版面,何等大方,让华先生“畅所欲言”他的“一家之言”,不知史上还有哪位独董有如此待遇。至今在人们脑海中仍是一个问号。

  纵观万科股权之争,缘何发展到今天这步乱象,(据业内人士说,资本市场上收购股权属正常现象,时有发生,从未见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原因是多方面的。追溯始因,我认为,其源头与华生那未经核实三篇长文不无关系。它不仅没有起到维稳作用,反而引起无休止争论。

  大家回头看看,现在争论焦点,仍然是华生文中泄露董事会上矛盾,及一些似是而非的个人臆测、想当然的问题,混淆了视听。再清的水、再简单的事也被搅混了、扰乱了。

  谁给独董这么大的权利,妄论董事会上内部信息和不同观点呢?而且还如此大胆公开表态赞成或不赞成哪个董事或股东的意见(应该只能在会上说),这不仅向公众亮出他怎么选边站的,还企图通过舆论定调,拉拢不明真相的群众,误导不知详情的中小股东,造成乱象。

  当然,王石先生与姚振华先生,经过商谈,意见相左,甚至结怨,但这毕竟是在商业场中阳光下的矛盾。不像华先生从另一角落挑起公众思想混乱。

  华生先生把股权收购叫得那么复杂,把水搅混之后,沉默了的一个阶段,不甘寂寞,又掀起所谓华润、宝能一致行动人的风波。他仍是一贯手法,提出一些莫须有的似是而非的疑问,一会是微博,一会又是截图,又是要对质,总是提出一些没有证实的疑问或假想,让人去猜测。在没有确切的真凭实据之前,幻化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影调,制造一种似真似假的混沌氛围。

  写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有必要与华生先生商榷的必要。作为一名专家、教授,对问题的分析应该具备科学态度,“假设”的课题,还没有经过多次实验论证其项目是否正确,就下结论,拿出来发表是不能作为研究成果的,否则就是伪科学。作为教授应该具备的严谨态度,华生先生似乎有些欠缺。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万科散发“报告”之后,华先生紧跟着扬言这个“报告”仅是迟来的第一桩。瞧,又在放烟幕。接着他又宣布近日还要召开媒体发布会,不知这个发布会是否向有关部门申报了,是否批准了?否则,不是乱套了吗?可以预见,他又要发布一些让记者们摸不着、看不见的问题,让你去奔波求证。华先生对指兔子让你去撵的战术,向来运用得娴熟啊!

  我不竟要问,华生真的是教授吗?真是资本市场专家吗?我这个疑问提出,可能要遭到“孤陋寡闻”的斥责!但我要说明,我只是从华先生在万宝之争过程中一系列表象上看的。华先生的言行不是我想象中专家教授的风度,倒是觉得他喜爱上窜下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倒觉得似乎像过跑街的雇员,把水搅混才觉得过瘾、才有满足感似的。

  我想作为一名董事的言行,首先要遵守签约的规则和承诺,不能信口开河、不分场合发言。言行应该有利于公司的稳定,有利于化解股权之争的矛盾,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有利于中小股东的利益,才是正道!

  不客气的说,这样思维错位的教授,在资本市场还“红”的很呢,也是奇葩。(据网上资料,华生曾使某股票连跌23个跌停板,自己赚得盆满钵满,随即隐去。也不向受害的广大投资者作一检讨。虽是历史,但问题严重,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有关责任。)

  真诚希望,华教授能够冷静下来全面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行,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利于解决万科之争矛盾的。我想,这样做,对华先生所学的专业是有帮助的。无论对学术研究、对己、对社会都是有益的举措。

  版权声明:此文属于新浪财经网友独家供稿,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机构或个人均不得转载。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浪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高股息策略是暂时的苟且吗?

综合中国本地及全球市场当前的特征,我们判断,低利率、弱需求的环境可能有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需要做好相对较长时间内坚持高股息和稳守大消费策略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A股的相对收益投资者。

美国债务水平上升会带来什么

外国投资者可能担心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会导致通胀性货币政策,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并降低债券的实际价值。

如何给滴滴优步这样的企业估值?

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使用P/GMV模型为其估值。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GMV,即平台交易总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Uber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

去产能需解好两个不等式

关键是要厘清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管好政府该管的”,实现直接强制型调控向间接诱导型调控转变。无论是产能压减对象、数量的确定,还是压减方式的选择,都应尽量去行政化,核心是要尊重和保护被压减对象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