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一高价股的兴衰故事:海普瑞最坑人

2014年07月14日 09:55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14日讯

  海普瑞作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的经历则多少有点坑人。2010年5月6日,身披肝素钠光环的海普瑞以148元的史上最高发行价登陆中小板,当天上涨18%并突破180元大关,最高涨至188.88元,成功登顶两市第一高价股。不过,第三天即扭头大跌,如中国石油一样把无数的投资者套在山顶。

  三大因素助登顶

  海普瑞出场的背景是新股定价的市场化。比如中证报2011年1月份的一篇报道指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证监会[微博]取消窗口指导,让市场主体自由博弈定价,上市公司及投行必然追逐高收益,加上A股市场历来存在“新股不败”的惯性思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升了新股价格,也衍生出“两高一超”问题。另外,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则指出,除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刺激估值提升,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的道德缺失也是造成股价虚高的重要原因。

  而似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新股定价市场化应该是海普瑞高价发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两市历史上发行价超过100元/股的仅海普瑞和汤臣倍健[微博],分别为148元/股、110元/股,另外,沃森生物的发行价也达到95元/股,三者均为2010年上市。

  另外,肝素钠的光环也是海普瑞得以高价发行的原因之一。

  海普瑞主营业务是肝素钠原料药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其当年的招股说明书称,公司是全球产销规模最大、也是我国唯一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

  “百特事件发生后,公司以‘零缺陷’结果通过了美国FDA现场复查,并且受邀参与美国药典肝素钠标准的修订工作。公司与APP公司签订了独家供货和独家采购的补充声明,使得公司成为美国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唯一的原料药供应商,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巩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百特事件是指,2008年初,百特公司生产的标准肝素制剂在美国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而后全面退出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市场。

  招股说明书还称,肝素类药物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和无蓄积毒性等优点,已成为全球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血、抗血栓药物,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市场需求十分强劲,产销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肝素原料药行业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最后,海普瑞上市前业绩几乎年年神奇高增长。其2006年至上市的201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788万元、6816万元、1.61亿元、8.09亿元、12.09亿元,当然,此后其业绩迅速变脸,但这是后话。

  可以说,上述三大因素是海普瑞得以高价登场的重要原因。

  股价暴跌

  在海普瑞的招股书中,其宣称的公司是“我国唯一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曾是最大的卖点。不过,在海普瑞上市后不久,这一说法就引起媒体广泛质疑。

  而其上市一年多后的2011年7月,上市公司千红制药则直接公告,公司肝素事业部接到客户山德士公司的通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6月8日批准了山德士肝素钠注射液在美国上市,这也意味着千红制药向美国FDA递交的注射级肝素钠原料药的所有资料得到了FDA的认可。

  此外,海普瑞业绩也急速变脸。2010年上市前,股价年年高增长;上市当年,仍有12.09亿元的净利润,但2011年就急速变脸至6.22亿元,2012年净利润维持在6.24亿元,2013年再次大幅下降至3.17亿元。

  在多重因素打击之下,海普瑞股价近年来连续寻底。即使考虑到2011年的10送10股,目前其股价也仅为上市之初的二成多一点。套人手法颇有点中国石油的味道。

  海普瑞的第一高价股故事多少有点悲伤,投资者应当会对类似的高价发行股有所警惕。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高价发行的股票就一定会坑人。以汤臣倍健,其2010年的发行价也高达110元,但在业绩高增长的驱动下,其股价相对于发行价也涨幅可观,今年1月份时最高有近4倍的涨幅,目前股价也有超过2倍的涨幅。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进入【海普瑞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第一高价股A股海普瑞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视财经已有8人被带走 包括1名女主持
  • 体育德国加时绝杀阿根廷夺世界杯第4冠 视频
  • 娱乐李小冉曝秦海璐怀孕:她身体有特殊情况
  • 财经住建部秦虹:中国楼市不会崩盘 有三风险
  • 科技叫兽易小星:长在互联网 成功后彷徨
  • 博客博导被指诱奸女生令人悲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3分拉开400多名 北京中考被加分刺痛(图)
  • 麒元:国际资本最后的盛宴
  • 江濡山:部委干部都求央视主持人办事
  • 徐斌:“大印钞”时代无流动性危机
  • 陈思进:经济学家们怎么会错得离谱
  • 王海滨:大部分死扛的房产商将会扛死
  • 曹凤岐:IPO改革“恐惧症”
  • 张炎夏:房价太高论纯是皇帝的新衣
  • 李大霄:为什么现在可以买股票了?
  • 皮海洲:社保基金是否“最败家”?
  • 徐斌:目前形势别指望房地产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