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一高价股的兴衰故事 茅台最名副其实

2014年07月14日 09:55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14日讯

  贵州茅台与其他第一高价股的区别在于,其占据第一高价股宝座的时间最长,作为第一高价股最名副其实,不过其以白酒股的身份问鼎第一高价股也频频引发争议,不少观点认为,A股应当像美股那样以科技股唱主角,而不是烙下了“公款消费”烙印的白酒股。

  股价上涨逻辑

  说到贵州茅台,绕不开其资源垄断型的特征。赤水河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其酿酒“宝地”的地位无可替代,另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也使茅台酒很早就得以扬名海外。

  正是上述宽广的护城河造就了贵州茅台业绩的连续多年高增长。2001年上市时,其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3.28亿元,到2013年时净利润已飙升至159.64亿元,十余年增长近50倍∩以说,业绩高增长、护城河宽广均成为贵州茅台股价大涨的逻辑基础,上市以来股价涨幅已达数十倍。下一次,碰见这种护城河宽广且业绩高增长的股票,可不要轻易放过。

  而公开报道显示,贵州茅台大约在十年前即2004年,就已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彼时其股价最高攀升至40元(不复权)左右。此后多年第一高价股的座次多有变化,但贵州茅台总能在失去这一桂冠后不久又重新夺回,就如动画片里那个永远叫着“我会再回来的”的灰太狼。这一次飞天诚信虽然夺得第一高价股,但估计也只是炒新资金的博傻行为,并不能持续,贵州茅台重夺回第一高价股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斌[微博]、董宝珍成败茅台

  贵州茅台股价的上涨,离不开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信奉价值投资的各路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比如其最新的一季报中,十大股东中除了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外,其余八席均为基金、险资、QFII等机构。

  此外,普通投资者比较熟知的东方港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斌,也被认为是打上了茅台的标签,说到茅台时有必要提一下的。

  作为价值投资的忠实践行者,但斌对贵州茅台一直青睐有加。其在低位成功挖掘出贵州茅台,并持有多年。有媒体曾在2006年对但斌进行过专访,但斌当时透露,其投资茅台已有3年了。照此推断,但斌应在2003年就已开始投资贵州茅台,而当时其股价正处于上市后下跌寻底的两年,而股价也正是绝无仅有的投资绝佳时机,随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与但斌的幸运相比,私募董宝珍则显得悲情多了。根据一财网此前的报道,在2013年,董宝珍成为了最坚定的茅粉,在2013年下半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过程中,董宝珍所管理的否极泰基金越跌越买,甚至利用融资来放大杠杆。

  而翻开贵州茅台的K线图,可以发现,其在2012年7月16日见顶后,就一直处于寻底阶段,今年初虽有反弹,不过股价仍显弱势。去年9月中旬的时候,贵州茅台一度跌破董宝珍与扬韬赌注的裸奔市值1500亿元。茅台的弱势,也使得董宝珍的否极泰基金表现不尽人意。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6月27日,否极泰基金的单位净值仅0.4617元,累计净值也仅为0.5707元。

  而事实上,近10年来白酒产能一直处于扩张周期,2011年扩张达到巅峰,当年1025万千升的产量较三年前增加300多万千升,增幅50%。在急速的扩张与疯癫之后,近两年市场不得不吞下自种的苦果,茅台也没能例外。

  对比但斌与董宝珍投资茅台的时间可以发现,前者的投资时机正处于白酒产能开始扩张之际,而后者则处于产能扩张的巅峰,投资的眼光高下立判。这也告诫投资者,即使是投资于第一高价股,也是要注意时机的。

  争议茅台

  贵州茅台虽然长期占据两市第一高价股的桂冠,但其股价高也引人质疑:白酒股长期占据A股第一高价股的桂冠是否合适参照美股,则应是科技股占据主角,像苹果、微软[微博]等,如此才能顺应经济转型趋势,成就大牛市;即使在港股市场,在拆股之前,也是科技股的代表腾讯控股最高以646港元/股作为港股的第一高价股。

  一些偏激市场观点甚至认为,贵州茅台价格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社会的“腐败指数”。贵州茅台只是一家造酒公司,而造酒业是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行业,也不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更不代表中国社会的未来。因此,让贵州茅台长期独占“第一高价股”的位置,并不合适。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第一高价股茅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曝为郭振玺密友
  • 体育德国加时绝杀阿根廷夺世界杯第4冠 视频
  • 娱乐李小冉曝秦海璐怀孕:她身体有特殊情况
  • 财经住建部秦虹:中国楼市不会崩盘 有三风险
  • 科技叫兽易小星:长在互联网 成功后彷徨
  • 博客博导被指诱奸女生令人悲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3分拉开400多名 北京中考被加分刺痛(图)
  • 李锦:上海将出现大量国资不控股企业
  • 余丰慧:拿什么还4.2万亿到期地方债
  • 麒元:国际资本最后的盛宴
  • 江濡山:部委干部都求央视主持人办事
  • 徐斌:“大印钞”时代无流动性危机
  • 陈思进:经济学家们怎么会错得离谱
  • 王海滨:大部分死扛的房产商将会扛死
  • 曹凤岐:IPO改革“恐惧症”
  • 张炎夏:房价太高论纯是皇帝的新衣
  • 李大霄:为什么现在可以买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