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陈永洲
5月27日,新快报《赚钱》发表独家调查《中联重科再遭举报财务造假记者暗访证实华中大区涉嫌虚假销售》,质疑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去年在华中大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销售涉嫌造假。
停牌两日后,中联重科昨晚披露澄清公告,否认本报报道的部分内容。
然而,这份名为“澄清”的公告,反而直接证实了新快报所收举报材料的真实性。不仅中联在华中大区8月、11月的销售、退货所涉金额与举报材料高度吻合,亦承认彼时销售的产品退货率奇高。同时,该区域的三大客户名称与举报材料及记者实地的调查完全相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联重科在公告中确认湖北地区销售大户武汉翼达去年贡献销售收入为2.751亿元,但记者查阅其年报后却发现,其去年前五大客户中,无一销售额与该数额匹配。换句话说,中联重科昨晚公告又与自身年报数据出现矛盾。“澄清”之后,涉嫌造假事宜依然疑云密布。
澄清公告相关数据与举报材料高度吻合
当4月底新快报收到举报材料时,出于新闻职业操守,首先考量当然的是该举报材料是否真实,并在后期奔走于湘、鄂、赣三省的实地调查中,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而在报道中也特地为此做了说明。
如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联重科的澄清公告,至少在关键的销售与退货数据上,证实了举报材料的真实性。
一、8月、11月的销售、退货金额高度接近。
据澄清公告,2012年8月、11月,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累计销售订单9.08亿元,累计退货订单5.67亿元。而新快报记者根据举报材料统计出的相应数据分别为9.12亿元和5.44亿元----两组过亿的数据仅差400万元、2300万元。如此,说公司的核查数据与本报所获举报材料高度吻合不算过分吧。(事实上,本报此前已直言举报材料数据并不完整)
二、华中大区三大客户获中联重科确认。
本报报道指出,举报材料显示中联在湘、鄂、赣三地各有一个大户集中采购、集中退货的情况最为突出,分别为湖南祺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祺润”)、武汉益达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实地调查中确认为武汉翼达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翼达”)、江西人吴平仁。而昨晚中联重科对此三家客户均予以确认,不仅基本信息与本报报道符合,就连记者实地调查而查悉的吴平仁的公司江西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鼎盛”)也获得证实。
显然,举报材料的真实性绝非中联重科公告中几句“不属实”,便可轻易撇清。
两月超过六成的退货率真的正常吗?
对市场而言,中联重科不仅没有完全澄清,而且对本报多处质疑均避重就轻。
最关键的无疑是中联重科在华中大区所出现的离奇退货规模。
尽管澄清公告中称此是基于正常生产经营等,并且确认去年全年华中大区累计销售订单60.88亿元、累计退货订单13.64亿元,即累计退货率不过22.40%。但是,处业绩报表关键时段的去年8月、11月,中联重科在该地区的累计销售订单9.08亿元、累计退货订单5.67亿元,累计退货率高达62.44%,较全年高出近180%!要想让人相信这是“正常生产经营”所致,为什么不说得更明白些呢?
更重要的是,新快报报道明确指出,去年8月、11月,湖南祺润、武汉翼达及吴平仁合计实现累计退货订单超过4.63亿元,占同期整个华中大区退货金额的82%!应提请注意的是,举报材料显示此两个月间,中联重科仅在湖南便对29名客户形成销售,为什么绝大多数的退货订单又集中在湖南祺润、武汉翼达及吴平仁三家大户上?其中,公告称湖南祺润去年全年不过贡献3158.8万元销售收入,但自称圈外人且实际购买数量有限的湖南祺润,为何会向中联重科购买至少40台、总价逾亿元的泵车,又逐步退货(详见本报报道)?难道又是“正常生产经营”所致?
此外,对新快报报道所涉及的江西德丰、祁东兴阳等华中大区其他客户所涉销售造假疑云,中联重科却只字未提。
年报和澄清公告,谁在说谎?
中联重科在公告中确认:2012年通过武汉翼达实现的销售收入为2.751亿元。
然而,中联重科2012年经审计的年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480.71亿元中,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14.72亿元。虽然未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仅以A、B、C、D、E代替,但年销售数据却十分详细,分别为3.585亿元、3.557亿元、2.5996亿元、2.5983亿元及2.383亿元。
显而易见,若按澄清公告,贡献2.751亿元销售收入的武汉翼达,应列中联重科去年第三大客户,但年报中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却又无一能与武汉翼达的数字匹配。
究竟哪个数据才真实?对市场而言,已核查两天的中联重科显然仍未核实清楚,公告自然也就“澄而不清”,甚至再现漏洞。
作为一家平素专注上市公司报道的媒体,我们一直坚持正确引导投资者,并如中联重科澄清公告最后所述,我们的本意,正是为了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我们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进入【中联重科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