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中
采写:新快报特派记者 陈永洲
近期,新快报收到一匿名投递的U盘,内含据称是中联重科(000157 SZ)在华中大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一线销售数据的举报材料,直指中联重科去年在华中销售存在大量造假、虚增收入。举报信自称完全真实。
早在年初,便有媒体连续曝出中联重科去年在华东存在大量虚假销售,将部分未实际销出甚至不存在的订单计入正常销售额内,以夸大利润表现,仅华东区去年第一季度销售增长就由3.8%夸大逾8倍至34.8%。与彼时报道相应,此次新快报收到的举报材料也是逻辑严密、互相映证的SAP系统数据,只不过这次被指的是包括其大本营湖南在内的华中大区。
据举报材料统计,中联重科在华中大区存在对应去年财报期有明显规律的销售,不限于提前销售、“集中销售-集中退货”乃至“销售-退货-销售-再退货-销售”等情况,以去年8月、11月为例,中联重科在该地区累计销售订单9.12亿元,累计退货订单5.44亿元,其中湘、赣两地退货订单累计总额甚至高于销售订单。值得注意的是,湘、鄂、赣三地各有一个不为行业所知的神秘大户,集中采购,也集中退货,销售真实性存疑。
中联重科华中销售被指造假 三神秘大户坐镇华中三地
今年初,中联重科遭多家媒体连续曝出其去年在新华东大区的销售存在大量造假,销售增长规模经一系列操纵后被夸大逾8倍。
彼时相关报道也称收到过匿名举报材料,所涉及的是中联重科在新华东大区的一线销售数据。报道称,中联重科将销售分成A、B、C三类,其中A类是正常销售订单;B类是指预期会购买,但未有出货期、未付款,且产品仍在仓储的潜在订单;C类则是中联虚构的订单。上述报道尚称,经过现场调查,举报材料真实性得以验证,“可以确认其在华东大区(包括沪、苏、浙)的一线销售中存在大量造假情形”。
尽管中联重科曾否认存在分类销售,但此次新快报收到的举报材料显示,在华中大区中联重科的销售实际上存在着大量B、C类非正常销售。
与此前媒体所曝光的相似,材料涉及数十份销售文件,也全部是专为企业量身定做的SAP系统数据,主机编号、订单编号、合同及合同更改等信息一应俱全,且逻辑严密,并有中联重科销售时形成的订单号作为SAP系统中的销售识别号。
新快报记者统计举报材料后发现,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的销售分公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个办公室,涵盖销售片区超过30个。文件所涉及的销售全部为混凝土机械设备,数据贯穿去年全年,B、C类销售文件居多,但部分月度的一线销售数据缺失。
如果举报材料属实,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的销售存在大量匪夷所思的人为操纵。
以“8月销售台账”、“11月台账”文件为例,仅此两个月,中联重科便在湖南形成155笔交易,涉及29名客户。其中,销售订单92笔,涉资1.88亿元;退货订单63笔,涉资1.95亿元。同期在湖北地区共形成销售订单涉资6.68亿元,退货订单涉资1.78亿元;江西地区则形成销售订单金额5580万元,但退货多达1.71亿元。
两份台账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例如大量在8月形成的销售又集中在11月退货,相关设备的主机编号绝大多数得以匹配。众所周知,混凝土机械设备上皆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注着的编号如同身份证,具有唯一性。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市场上,此两份文件同时又与名为“P货(长沙)”、“台账明细(B)”、“台账明细(C)”等文件的数据形成关系,即部分在3月、5月、6月所销售的设备在8月遭退货处理,11月的部分退货订单在当月底旋即再度被转让。新快报记者据已有文件的数据统计显示,中联重科在湖南形成的混凝土设备销售总额累计超过4亿元,已占中联重科去年年报显示的其混凝土机械全年实现的营收总额235.96亿元近2%的份额。(需再次强调的是,举报材料所涉的销售数据并未涵盖去年全年,故按此推理,湖南市场贡献的份额肯定远超2%。)举报材料还显示,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被列为C类销售或存在大量退货的订单占相当的数量,这些名字动辄向中联购置逾亿元设备,又动辄将逾亿元设备向中联集中退货。
他们是谁?先买后退出于什么目的?中联重科又为何接受如此诡异的交易?
举报材料显示,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三省皆各有一名神秘大户为其贡献极为可观的交易规模,湖南是一家名为“湖南祺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祺润”),湖北为“武汉益达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益达”),江西则是一名为“吴平仁”的自然人。这三家神秘大户的共同特征,除了交易量极为可观,购买的设备也以混凝土机械中售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的泵车为主。
近日,新快报记者前往湘、鄂、赣三省实地调查,发现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的一线销售情况之令人瞠目结舌,甚于此前相关媒体所曝光的华东地区销售造假。
记者来到湖南祺润的注册地汉寿县高新区天星路,四处探访仍未能寻获该公司真身。
湖南大户
销售额占中联湖南地区逾八成
湖南祺润销售订单现三重悬疑
三家神秘大户中,最异常的当属位处中联重科大本营的湖南祺润。
举报材料显示,地处湖南常德市汉寿县的湖南祺润,在去年3月、8月、11月与中联重科形成83笔交易,占同期湖南地区交易总数近五成。仅8月销售订单便达35笔,涉资1.23亿元(8月30日、31日分两批订单,涉资分别为2900万元、9400万元),占同期中联重科在湖南地区形成销售总额的83.11%!加上3月所签下的10笔销售订单、涉资2900万元(11月未出现销售订单,全部为退货),则湖南祺润所贡献销售额达1.52亿元,所涉设备的主机编号不存在重复且有一定的逻辑序列。
可对比的是,中联重科去年年报显示的前五大客户入围门槛也不过2.38亿元。应提请注意的是,举报材料中部分月度销售数据缺失,湖南祺润所贡献的销售额应高于1.52亿元。
但是,贡献了庞大销售规模的湖南祺润,与中联重科的交易却存在三大悬疑。
中联重科向湖南祺润出售的至少40台机械设备全部为泵车,且臂架全部为47米、52米,属于中联泵车中价格相对较高的型号。
新快报记者在常德实地调查,并走访专业人士后了解的情况是,整个常德市去年也不过新增10台泵车,全市泵车保有总量也仅70台-80台。有业内人士直言汉寿县不可能会有人购置臂架52米或以上的泵车,“那地方方量需求没那么大,搅拌站就两家,常德搞(泵车)租赁的也就五六个,竞争不激烈谁会花那么多钱买那么贵的泵?”记者随后找到汉寿县仅有的两家混凝土公司汉寿骏业、汉寿亿真,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未曾听说过湖南祺润。据悉,上述两家混凝土公司分别拥有两台泵车,换句话说,汉寿县搅拌站泵车保有总量也仅4台。
8月份所售出的35台泵车在11月22日就退货32台,主机编码完全匹配,仅3台无法得知去向。加上8月对3月销售形成的退货及11月22日的其他退单,湖南祺润共退货43台泵车,涉资1.53亿元。
蹊跷的是,11月22日被湖南祺润退货的泵车中,有38台在11月30日被7名显示为湖北地区的自然人接盘,涉资高达1.39亿元。此7名自然人中,除陈经健与一家互联网上显示为“广州黄埔中联建设机械产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同名外,其他人均不为相关地区多名混凝土行业人士所听闻,这批货去向成谜。
中联重科对湖南祺润所销售的订单全部属分期合同,付款条款全部为“分期合同零首付发货,余款在2012年底前一次性付清”。甚至从湖南祺润手中接盘38台泵车的7名自然人所签的也全部为分期合同,首付仅在20万元-30万元。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到上述分期条款后,连称“不可能,没人(指工程机械公司)会这样做分期,要么他(指湖南祺润等)是用来‘过桥’的,要么合同是假的。”据该人士介绍,在工程机械销售中,猫腻最多的便是分期合同,因为“不做按揭,就没有银行方面的监管,加上首付金额可多可少,这种合同更方便造假。”
注册地邻中联却难觅其踪
湖南祺润老板自称圈外人士
如此诡异的湖南祺润究竟是何方神圣?
根据工商资料,成立于2011年7月25日的湖南祺润,注册资本500万元,法人代表周祺临,股东包括周祺临、李雪君、李雁辉。公司注册地在常德市汉寿县,与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籍贯地为同一地方。
湖南祺润的经营范围为机械零部件制造、销售,直今年1月9日新增了货运业务。不过,新快报记者在向混凝土行业人士及汉寿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求证时,皆被告知并未听闻过湖南祺润或周祺临。
根据工商资料,新快报记者试图寻找湖南祺润注册详细地点——汉寿经济开发区天星路68号。但当记者找到此地址后,却发现该片地区仍在开发中,路牌显示的入驻企业仅4家,不过其中并无湖南祺润。记者“打摩的”在该片地区兜转近一个小时,连续询问当地企业及居民,仍无法寻获68号所在,且当地人也未曾听说过湖南祺润。蹊跷的是,在天星路上,没找到应在68号的湖南祺润,却在天星路末端一栋建筑门口,看到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的标识牌。
同样诡异的事情还出现在周祺临的另一家公司上。工商资料显示,周祺临还为主营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的“湖南湘润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湖南湘润”)的法人代表,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为周祺临、李雪君、周其松。湖南湘润注册地为湖南长沙高新开发区C4组团C-106房。但当新快报记者来到此地后,四处打听同样未能找到湖南湘润所在。无独有偶,在上述地址附近,却又是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所在。
两轮寻找未果后,新快报记者以租泵车的名义与周祺临取得联系,令人惊讶的是,周在电话中自称并不是混凝土业的圈内人,自己只是做工程的,目前手上没有一台泵车。
无论是从工商资料还是实地调查,种种迹象皆显示,屡屡与中联重科为邻的周祺临,以及他的湖南祺润似乎与混凝土机械并无关系。
湖北大户
武汉益达揽蹊跷订单
退货量远超出采购量
帮中联重科“镇守”湖北市场的则是武汉益达,这家公司也存在令人咂舌的“集中销售-集中退货”。
新快报记者发现,互联网上发布的多份武汉益达的招聘广告中称,“2011年,武汉益达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已拥有400多台混凝土输送车,50多台混凝土泵车……”
记者通过搜索该公司官网,获知武汉益达已更名为武汉翼达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22日,注册资本2.25亿元,法人代表为王湘辉。
尽管从注册资本看实力不俗,但伴随调查深入,新快报记者发现武汉益达与中联重科间形成的销售,存在巨大猫腻。
根据举报材料中的“湖北1-6月”、“8月销售台账”、“11月台账”等文件统计,这8个月中两者间产生了1.47亿元的销售订单,但退货订单居然高达1.70亿元!
最典型的莫过于去年5月24日的销售订单。举报材料显示,当日中联重科与武汉益达签订30台泵车的销售合同,其中29台发货时间为5月28日,另一台为5月31日。
然而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大部分泵车渐次被退货。
具体为,6月6月退货1台,主机编号“016146112338”;6月13日退货5台,主机编号分别为“016204012045”、 “016204012040”、“016204012039”、 “016204012038”、“016204012037”;8月22日退货1台,主机编号“016096212580”;11月共退货6台,编号分别为“016096212589”、“016096212591”、 “016096212592”、“016096212594”、 “016096212597”、“016096212598”,上述退货订单共涉及泵车数量达13台。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此13台被退设备的主机编号,全部在5月24日双方买卖30台的泵车订单中得以匹配!
而未出现在上述退货订单中的其他17台泵车,则出现在一份名为“湖北C货”的文件内,该文件列明了发货时间为2012年5月28日的部分泵车设备情况,通过核对主机编号,记者发现该17台泵车设备全在其中。其中,主 机 编 号 “016146112339”、“016186112287”、“016186112288”的3台,在“(计划)转销对象”一栏写明“其他大区”,在“是否销售”一栏显示“是”;剩余14台泵车则均在该表格的“是否销售”一栏写明“否”。
又见退货订单转与神秘自然人
中联华中总经理崔昌平疑亲自操刀
相比于去年上半年的订单被大量退货,中联重科与武汉益达在下半年的买卖更加离谱。
一份“华中下半年C货(彭玲10.8)”的文件显示,2012年5月28日至9月29日,中联重科陆续向武汉益达销售50台泵车,金额高达1.75亿元。然而11月13日、14日、22日这3天,这50台泵车中有41台被退货,金额达到1.48亿元。
“台账明细(B)”文件则显示,在上述退货完成后第8天,即11月30日,41台被退货的泵车有超过30台被“销售”给了多位自然人客户,包括曹小兰、杜磊磊、段静、方丽、马瑛妮、魏丽雅、吴善娥、肖亮雅和湛竹梅等。应强调的是,当中的吴善娥、肖亮雅等曾在同一天从湖南祺润手中至少接盘了4台泵车,总价值均在几千万元。
记者向湖北当地多位混凝土行业人士求证,他们均表示,没听说过这些自然人客户。“从你说的这些名字看,似乎全部为女性,但湖北这边做混凝土的老板一般都是男性。”当地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举报材料显示的中联重科为武汉益达提供销售的销售员,为崔昌平和刘建辉。而新快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中联重科华中大区总经理也叫崔昌平。不仅如此,记者还发现,武汉益达曾被退货的泵车设备,“(计划)转销对象”写着江西大户吴平仁,数名处于湖北地区的自然人又与湖南祺润间存在多笔交易,如此错综复杂的三角销售,是否为崔昌平在其辖区内“运筹帷幄”的手法,不得而知。
江西大户
吴平仁玩转先买后退游戏
去年泵车采购量或仅10台
根据举报材料,来自江西南昌的吴平仁,可谓中联重科在该地区的“宝贝级”客户。
一名为“华中下半年C货”的文件显示,仅去年9月26日和30日两天,中联重科就向吴平仁“销售”“ZLJ5337THB47X-5RZ”、“ZLJ5339THB47X-5RZ泵车”“ZLJ5417THB52X-6RZ”“ZLJ5419THB52X-6RZ”型号的泵车共计43台,涉资超过1.5亿元。
消化如此大金额的订单,该是一个怎样实力超群的客户?
正当新快报记者欲为如此豪气折服时,举报材料却显示,短短两个月后就迎来了吴平仁的“疯狂退货季”:去年11月6日,吴平仁退货3台“ZLJ5417THB52X-6RZ”型号泵车;11月22日,再次退货36台泵车。退货总额近1.4亿元。
经新快报记者逐一对比,去年11月退货的39台泵车,其主机编号在9月发货的43台设备列表中全部能够找到,也就是说,按照举报材料的信息,只有4台泵车没有退货订单。记者统计发现,这4台无退货记录的泵车订单中,两台为“ZLJ5337THB47X-5RZ”型号,主机编号分别为“016211012036”、“016211012037”;1台为“ZLJ5339THB47X-5RZ”型号,主机编号“016204112204”;另1台是“ZLJ5419THB52X-6RZ”型号,主机编号“016182012668”。
工商资料显示,吴平仁为江西省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鼎盛”)法人代表。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7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注册地位于南昌市迎宾北大道1128号。
新快报记者来到南昌市迎宾北大道,才发现江西鼎盛的地址相当隐蔽。顺着门牌辗转寻找1个小时,多次询问附近居民均表示不知,最终通过拨打114问路才找到地点。
从一个并不显眼的迎宾招待所向楼上走去,招待所5楼就是江西鼎盛所在地。记者到达时正值午休时分,现场只有一位财务部员工在上班,其向记者确认此地为江西鼎盛总部,并透露除这里之外,老板吴平仁在江西九江、上饶、福建福州等地也拥有相关公司或搅拌站。但问及公司混凝土机械设备情况,该员工表示并不清楚,不过透过财务部办公室窗户,其指向招待所背后的一个空地,表示下面的设备就是江西鼎盛所有。
记者发现,这个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服务站,门口挂着“东风朝柴南昌玉达服务站”的招牌,由于铁门紧锁,记者无从进入查看停放里面的两台中联重科泵车的铭牌,不过顺着招待所后侧的窗户望去,不难发现这是两台臂架长度分别为52米和56米的中联重科-CIFA品牌新泵车,目前并未上正式车牌。
记者随后以客户名义致电该公司负责设备管理的罗俊平。他透露,江西鼎盛目前有30余台泵车,全部采购自中联重科。“37到64米的都有,泵车都是这两年全新的,我们每年都是(从中联重科拿货)5到10台,前年是5到10台,去年也是5到10台,今年我们又拿了10台。”罗俊平如是说。
根据罗俊平的说法可推测,2012年江西鼎盛从中联重科处真实的泵车采购数量应不超过10台。
年报季报连续变脸 验证销售涉嫌造假
湖南华兴搅拌站主机编号-与大图相配。
-在湖南华兴现场,中联重科去年销售的搅拌站之主机编号与举报材料所示完全匹配。
“上述三大客户与中联重科间的买卖涉嫌造假,那么,华中大区另外一些小客户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新快报记者进行实地抽查后,发现中联重科与华中小客户之前的订单同样存在造假嫌疑。记者调查中还意外得到一份录音材料,其中客户自爆给中联重科做“托”,但也表示“他们(中联重科销售员)有没有跟(中联重科)总部说,我不清楚”。
江西德丰:接近高层人士说“去年没有新进”
举报材料中,名为“华中停放大区设备明细2012.11.20”的文件显示,中联重科于2012年3月31日向江西德丰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德丰”)“发货”泵车2台,主机编号分别为“016095712231”、“016156311093”,但标注为“C货”。
工商资料显示,成立于2008年5月9日的江西德丰位于九江市滨江路,注册资本3000万元,法人代表聂小红。不过,新快报记者在当地暗访中了解到,聂小红虽为法人代表,但真正的老板为黄清,后者在九江当地拥有多家混凝土公司,并担任九江市混凝土协会会长。
新快报记者来到九江市滨江路,发现江西德丰拥有3条生产线的混凝土搅拌站,从外围LOGO看,该搅拌站为中联重科所建。
厂区内,记者看到4台中联重科的泵车及数十台星马汽车品牌的搅拌车。4台泵车的车牌分别为赣G66997、G07991、G09031和G06878,外表皆较为陈旧。由于其中一台的铭牌已沾满厚厚的泥尘,主机编号一时无法看清,但另外3台泵车的设备信息分别为:主机编号“016095010253”,生产日期2010年7月;主机编号“016112210020”,生产日期2010年12月;主机编号“16484091001”,于2009年生产。然而,新快报记者从一位接近德丰高层的人士处获悉,江西德丰拥有中联重科品牌的泵车大约为六七台。不过这些设备均不是2012年新进的。“德丰现有泵车,都是2011年或2010年买的,去年没有新进。只是它的关联公司德荣,去年通过以旧换新,从中联重科换了1台(泵车)”。
由此,江西德丰去年3月采购2台新泵车的订单存疑。
祁东兴阳:负责人称去年只以旧换新了一台
而记者同样发现,位于湖南的另一个客户——湖南衡阳的祁东县兴阳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称“祁东兴阳”)多次销售藏玄机,订单或为无中生有。
根据相关设备主机编号,中联重科售与湖南祺润的泵车中,有数台存在多次销售,当中或涉及被虚构出来的订单。
举报材料显示,5月29日,祁东兴阳从中联重科处购买6台泵车,涉资1906万元,均为零首付分期合同。其中单价最高的两台臂架52米的泵车,主机编号分别为“016191112159”、“016191112160”,在11月22日由湖南祺润退货,11月30日被一名为杨健的人接盘,主机编号完全匹配。此外,一名为李观兵的人在5月30日向中联重科购买的泵车中,亦有4台臂架为52米的泵车在11月22日由湖南祺润退货,11月30日也是被杨健接盘,主机编号完全匹配。
为解开上述诡异换手的真相,新快报记者来到祁东兴阳进行暗访,发现该公司一共只有两台泵车,均出自中联重科,其中臂架47米的一台泵车为2011年底购置,另一台49米的是今年5月16日到场,还未上车牌。该公司负责人陈海军介绍,49米的泵车是去年5月前后向中联重科购买了一台38米的泵车后以旧换新置换回来的,该泵车已是换货处理后的设备(据现场员工透露,首台49米的泵车送到后仅第一次打水测试便出现故障,多次维修后仍无法使用。中联重科方再度更换一台新泵车,故到场时间被拖滞至今年5月16日)。
除此之外,祁东兴阳去年未向中联重科签购其他设备,陈海军确认目前搅拌站仅两台泵车,并直言“买多了也没用”。显然,祁东兴阳的实际情况与举报材料上中联重科的一线销售数据产生严重矛盾,至于被列为C类销售的祁东兴阳,是否果真是中联重科虚构出来的订单,不得而知。无独有偶,位于湖南衡阳松木塘工业园的湖南大为建材有限公司也出现疑为虚假销售的情况,“8月台账”显示,该公司去年8月30日曾购买两台47米的泵车、两台车载泵,但据记者暗访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全站仅4台泵车,其中3台中联重科的产品均为2012年以前购置的。
与上述三个案例相似,新快报记者还在湖北、江西等地分别实地探访了盛华鑫、裕隆、吉军汽修厂、新江山等中联的客户,情况大同小异,或存在提前销售、或存在虚增订单数量等,这里不一一细述。
录音材料中客户自爆销售猫腻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地调查中,新快报记者还意外获得一条时间为去年年中的录音材料,录音中,该中联客户自爆与中联重科间虚假销售的猫腻。
该客户在谈及中联重科的销售时说道,“你要建个站,他要建个站,但是还没有提货,合同签了,提前把货提出来,算它(指中联重科)这个区域的任务完成了。比如说江西,他们是归湖北管吧,他们已经完成了2个亿,但他这个任务可能是2.8个亿,那么这0.8亿,(我们帮他)拢起来,等于是我们在帮他做托吧……”“我们这些合同你就帮我签了,这个东西我来卖,等于是我自己来卖的了,是吧。你就帮签一下。”
按照这位客户的说法,之所以做“托”,也源于他们与中联重科的销售员较为相熟,“做托,但是我们之间也是说好的,但他们有没有跟(中联重科)总部说,我不清楚。”
记者实地调查:举报信息诸多细节得到确认
在持续一个月的调查中,新快报记者一直对举报材料里数据和信息的真实程度怀揣一个问号,这也被列为调查的重点。
事实上,记者通过实地抽查发现,举报材料里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从多个客户处得到了还原和印证。实地查看的情形与举报材料中所标注的主机编号、设备型号等销售数据完全匹配。以湖南华兴和衡阳玉丰为例,记者在湖南华兴的搅拌站看到的设备及各种参数、编号与订单完全匹配,衡阳玉丰的情形同样如此,位于湖北武汉的兴铭嘉实业有限公司的情况也和举报材料中说的一样。有如此多的细节数据都和实际对得上号,至少说明该举报材料不是凭空伪造。
湖南华兴:搅拌站订单完全匹配
举报材料显示,湖南地区无退货订单的客户屈指可数,仅湖南华兴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华兴”)、衡阳玉丰建材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衡阳玉丰”)及数名自然人。
其中,湖南华兴去年9月18日向中联重科购买一座搅拌站,主机编号“014300E0120175”、型号“2*HZS180”,销售金额370万元,属分期合同,付款方式为“首付74.8万元,余款295.2万元在搅拌站安装调试完毕后的次月开始按12.3万元/月还款,连续还款24个月直到还清全部余款为止”;11月29日购买两台车载泵,主机编号分别为“017021A3120021”、
“017021A3120020”,皆为东风底盘,销售金额各为70万元,首付款28.16万元(含定金)。
新快报记者来到湖南华兴,以购买混凝土名义从现场员工了解到,湖南华兴是在去年下半年方设立的一家新混凝土公司,搅拌站包括两条生产线,确实是去年9月左右向中联重科购买的。记者发现,耸立着的搅拌站上显眼地标着“中联重科”的LO-GO。新快报记者攀上搅拌站并找到了设备铭牌,看到该设备的型号、主机编号与举报材料上所标注的数据完全相符。据湖南华兴员工透露,该公司只有一台泵车,但是向另外一家工程机械公司所购,而去年也确实向中联重科购买了两台车载泵,不过当天两台车载泵外出干活,记者无法确认主机编号。尽管如此,由于车载泵的价值远低于搅拌站,实际上湖南华兴的实际情况与举报材料中所称的相吻合。
衡阳玉丰:泵车、车载泵订单完全匹配
位于衡阳东高铁站附近的衡阳玉丰,也与举报材料中的真实销售情况相符。
举报材料中的一份名为“B类寄存逾期明细表”的文件显示,中联重科去年一季度向衡阳玉丰销售三台混凝土机械设备,其中一台泵车的主机编号为“016095211297”;两台车载泵的主 机 编 号 分 别 为“017021212410”、
“017021212413”。该文件中并未描述3台设备的具体参数和销售价格,只在“台账发货时间”一栏标注为去年3月30日,而提货时间上标注为“4月已发”。而新快报记者据举报材料中的其他文件看,该台泵车的主机编号所对应的型号应为“ZLJ5335THB”,臂架47米,中联重科的去年销售价格在290万元左右。
新快报记者来到衡阳玉丰,现场员工透露该公司仅有的一台泵车确实是去年向中联重科所购,恰巧这台车牌为“湘D26761”的泵车当日就停在衡阳玉丰院内。记者将该泵车铭牌上的泥土擦掉后找到了其主机编号,发现与举报材料所标示的数据完全吻合。不仅如此,新快报记者尚在现场找到了主机编号为“017021212410”的车载泵,车牌为“湘D26762”,底盘为东风天锦,与举报材料所称的相符。由于现场员工反映另一台车载泵当天外出干活,记者无法确认主机编号。
在无退货纪录、被列为B类销售的衡阳玉丰上,记者再度验证了举报材料的真实性。
武汉兴铭嘉:签4台退3台完全吻合
位于武汉黄陂区滠口街的什湖村的武汉兴铭嘉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兴铭嘉”),亦与举报材料中的真实销售情况相符。
根据举报材料中一份名为“湖北1-6月”的文件显示,去年年中,中联重科与武汉兴铭嘉先后签订3份泵车销售合同,具体为:5月 17日,签订“ZLJ5417THB52X-6RZ”型号泵车1台,主机编号“016183012213”,发货时间为5月19日;6月27日,又签订两台“ZLJ5417THB52X-6RZ”型号泵车及一台“ZLJ5337THB47X-5RZ”型号泵车,主机编号分别为“016192112052”、
“016192112053” 及“016211012031”,先后于6月29日和30日发货。
蹊跷的是,在该文件一名为“湖北C货”的子表透露,中联重科与武汉兴铭嘉于去年6月27日“销售”3台泵车,在“是否销售”一栏,显示为“否”。
一份为“湖北截至9月C货(为准)11”的文件显示了上述3台泵车的去向:全部被退货。退货订单号为410048900、410048901、410048902。
记者以客户名义与负责此订单的中联重科销售员陈汝超取得联系,得到的信息是,去年他们向武汉兴铭嘉销售了三四台泵车。
武汉兴铭嘉去年究竟向中联重科采购了几台泵车?
按陈汝超说法,则去年5月17日及6月27日合计4台泵车的订单为真实销售。但若按举报材料一系列文件看,仅去年5月17日的1台泵车销售订单为真实,6月27日所签的3台只不过又是“先买后退”的游戏。
谁在说谎?
新快报记者进入什湖村暗访,真实的武汉兴铭嘉呈现为一个拥有两条生产线的混凝土搅拌站,站内停放着大大小小数十台设备。
记者见到武汉兴铭嘉一位员工,他透露,公司目前拥有20多台设备,分别为搅拌车18台,其中12台为陕汽底盘的中联重科产品,另外6台来自徐工集团;至于泵车,总共只有两台,“一台是中联重科的,一台来自徐工集团”。
记者此后所见印证了这位员工的说法。当天该公司仅有的两台泵车正好全部停放在现场,其中徐工集团的型号为“XZJ5413THB”,车牌为“鄂AP9580”;中联重科的泵车车牌为“鄂AP9011”,最为关键的是,中联重科的泵车铭牌显示,该泵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主机编号正是“016183012213”,与举报材料中所示去年5月17日签下的、唯一没有退货的泵车编号完全吻合!
-真相大白
去年前三季度逆市增长
第四季度创出惨淡新低
纵观举报材料,中联重科在华中地区的一线销售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波峰特征,即去年前三季度集中涌现销售订单,而第四季度的11月集中退货。
以湖南市场为例,“8月销售台账”文件中,中联重科在该地区总交易共计70笔,其中退货订单仅16笔,退货率22.86%;而“11月台账”中,该地区总计85笔交易中的退货订单达47笔,退货率骤然上升至55.29%,较8月增长1.42倍!新快报记者注意到,这一销售的节奏,与今年初相关媒体所曝光的华东地区所涉销售造假的情况基本相同。
中联重科的一线销售为什么会出现诸多的诡异?
事实上,此前早有市场观点认为,中联重科去年不遗余力地在销售等方面“造假”,是公司管理层为了在2012年交上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因为2012年9月28日,正是中联重科20周年庆。而去年一季报、中期报表及稍后的三季报显示,中联重科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22%、21.47%及16.75%,为工程机械行业中屈指可数的“白马企业”。
但是,伴随20周年庆的结束,去年年报显示,中联重科的净利润骤变为同比减少9.12%。其中若只看第四季度单季,中联重科净利润仅为3.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锐减82%、72%,甚至创了2009年第一季度后的新低。
从前三季度逆市增长的势头,到第四季度创出新低的惨淡,中联重科去年的业绩表现,巧合地与举报材料所揭示的一线销售“造假”的情况颇为呼应。
不过,一轮“揠苗助长”、“左腾右挪”后,中联重科彩票囟匀ツ甑南邸霸旒佟备冻龃邸
首先,由于相关设备的主机编号具有唯一性,中联重科与各神秘大户间的复杂换手后,始终要投向真实的客户,加之机械设备销售的周期问题(如上文所述,出厂超过一年的混凝土机械通常被视为库存产品而遭压价),中联重科对涉及虚假销售的设备处理,显然并不容易解决。“这么多(的设备)他们这么对账啊,我估计中联的人自己都很头痛。”前文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与此相应,新快报记者注意到中联重科在财报上的异常。
2011年末,中联重科的应收款项仅为127.97亿元,而至去年末,该账目已攀升至206.21亿元,同比增61.14%,占总资产之比也上升了30%。
今年一季度末,中联重科应收款项继续高企219.93亿元,与占总资产之比(25.44%)双双创下其上市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报表统计显示,2012年四个单季度及今年一季度的应收款项同比增长分别为28.60%、63.19%、66.70%、61.14%及46.18%,同期中联重科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8.14%、20.59%、17.77%、3.77%及-48.64%,应收款项的扩张远超出主营收入。
此外,存货方面,中联重科今年一季度达137.37亿元、同比增29.11%,也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高。这些资产结构的变化,或意味着销售的急功近利令中联重科至今仍在为此“埋单”。
另一方面,记者从税务方面的专业人士获悉,产品退货时需要销售方向国税开具红字发票以冲账。因此,如果一再出现大量退货、频频开具红字发票,则可能因涉嫌虚假销售、偷税漏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这一风险,事实上已有坊间传闻。
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后,记者深有感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江湖混,终究要还的。
进入【中联重科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