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润兵败华源重组 是宿命还是不幸(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8日 15:28  《中国企业家》杂志

  ST源发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ST华源(600094.SH)才是华源4家“嫡系”中重组难度最大的一个。重组方至今尚未出现。董秘薛玉宝用“盘子大、债务多、负担重”9个字向《中国企业家》形容目前重组的难度。2007年末,*ST华源披露的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涉及银行贷款纠纷或者欠款逾期未还的诉讼事项达16项之多,公司下属80%企业已停产或停业,这样的状况在2008年仍没有得到改观。在负债累累的同时,*ST华源累计亏损为25.31亿元,股东权益为负12.78亿元,营运资金为负26.82亿元。如果今年不能实现盈利,将面临退市。东北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宋晗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一旦退到三板市场,重组就更难了。到目前为止,三板市场的壳资源没有一家成功交易,再重返主板市场就更加艰难。留给*ST华源的时间只有4个月。

  *ST华源2007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向银行贷款余额224484万元中,已发生逾期贷款173451万元,而实际上*ST华源的债务有30多亿元。负债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又低(仅为24.61%),是重组方迟迟不愿现身的症结所在。

  华润主导的终结

  “卖壳”,是华润面对华源沉疴的现实之举。不过,对于本文开头提到的华源南北两大医药平台,华润从一开始,就有志在必得的决心。然而,华润的野心受到了债权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挑战。

  2006年12月19日,华润股份与华源集团达成转让协议,出资20亿元从华源集团下属的华源生命产业公司受让北药集团50%的股权。此消息一经公布,债权银行一片哗然。

  据华源原高层向《中国企业家》透露,此次股权转让,并没有知会债权银行和北药集团其他两大股东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两者合并持有北药集团50%股权)。因为华润当时拥有华源完全的控制权,这一转让显然难逃“自买自卖”的嫌疑。债权银行认为华润有转移优良资产的企图,以至于华润再去银行协调债务关系时,银行工作人员根本不见他们。

  自此,华润集团与债权银行的关系明显恶化,“官司”打到银监会。2007年1月29日,由银监会领导牵头,18家银行负责人齐聚北京,成立了华源集团债权人委员会。其中工行、中行、农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六家为委员会主要委员。会议决定由工商东亚拟定对华源集团近260亿元债务的重组方案。同时规定,华源所有的重组、拍卖涉及到的债务问题都要通过全体债委会成员的同意,如果有一家银行不签字,重组就不能进行。从此,华润事实上退位,华源重组进入了债委会主导的阶段。

  华润的“擅自行动”也引起了北京市国资委不满。北京市国资委原本就有收回北药的想法。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国资委已提出增资北药集团,如果华润股份不增资,就将失去对北药集团的控制权。据业内人士分析,北京市在从重化工业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中,医药行业是其中一大支柱产业,北京市国资委无论如何不会放弃对北药集团的控制权。

  上药集团这个华源的医药平台也不太平。2002年,华源在收购上药集团时,由于资金紧张,11亿元的收购款只付了3亿元,此事引起上海市国资委的不满。这3亿元资金还是从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上海当地银行借贷来的。由于尾款逾期未付,华源持有的上药集团股权被冻结。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