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源系企业挣扎重组困境(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9日 21:23  中国经营报

华源系企业挣扎重组困境(2)


  *ST华源与银行之间的债务谈判非常艰难。4月14日,*ST华源公告,因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海南分行与华源集团借款合同纠纷,后者所持有的*ST华源747.2万股限售流通股被继续冻结,冻结期限从2008年4月15日至2008年10月14日;华源集团所持有的2000万股限售流通股被继续轮候冻结,冻结期限两年,自转为正式冻结之日起计算。

  而这对华源集团几乎已成“家常便饭”——华源集团股权抵押到底价值几何,一望而知。

  按照惯例,对像*ST华源这样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公司,银行对其债务已经做了坏账计提准备,之所以积极参与协商谈判,是抱着一种“能要回来多少是多少”的心态。对于银行,如果企业重组不成功,真的走到了破产的地步,导致债务颗粒无收,没有谁会因此承担个人责任,因为这是“历史原因”。但是,要让他们在重组中对债务偿还比例做出让步,或说单方面承诺削债,没有人敢拍这个板。

  这就好比那个屡战屡败的故事:将军屡打败仗担心问责,遂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一词之差使一位无功而又畏罪的将军,一变而为鞠躬尽瘁精忠报国的英雄——虽然事实上没有大的出入,但由于立场不同,结果也迥然不同——这是一个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循环。

  7月9日,*ST华源公告称,代偿协议所拟平移豁免的债务均未实现,为避免代偿协议给后续重组工作造成障碍,经与相关债权银行协商,各方同意解除代偿协议。对于*ST华源来说,重组又变得遥远了。

  债务雪球VS资产冰棍

  据了解,*ST华源曾经接洽过一家商业地产类公司,后者年收入超过2亿元。但因其净资产不够大,不能控股重组后的*ST华源,不得不放弃。

  “*ST华源总股本为6.29亿股,大股东华源集团持股不到25%。愿意以重组方式入主上市公司的企业,一般都希望能占据控股地位。重组对象股本太大,意味着重组方必须装进更多资产。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早就已经达到IPO的标准了,完全没有必要借壳上市。”前述参与*ST华源重组方案设计的人士说。

  能否通过华源集团豁免上市公司债务的方式,让*ST华源扭亏为盈?事实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其中的关键是,华源集团本身债务深重,如果放弃自己的权益帮助子公司解困,集团债权人凭什么同意?此外,在债务剥离过程中,债权人必然要求承债人对承债行为提供保全,以承担万一重组失败的后果,而华源集团已经没有能力承担这项义务。

  对于*ST华源来说,时间极为紧迫。一方面,2008年度若不能实现账面盈利,只能被终止上市;另一方面,其重组成本也越来越高:债务和解没有做完,利息必须照常计算,员工没有安置,必须承担员工工资,同时还有很多资产需要折旧计提。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而资产的“冰棍”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流逝,重组成本和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一般重组的主要方式是协商,不具备法律强迫性质,而涉及多个债权人的协商,沟通成本很高,其间必然将产生新的费用,这同样意味着*ST华源的资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缩水。”前述参与*ST华源重组方案设计的人士说,“虽然各方力量都在想方设法挽救*ST华源,但这好比天鹅、螃蟹和梭子鱼同时拉车,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结果仍然于事无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ST方源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