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23:13 券商中国

  吴海燕 券商中国

  进入年终岁尾,今年国内券商融资金额已超过5000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以券商“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两大类融资渠道来进行梳理发现,截至12月15日,今年境内券商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发行债券融资工具,至少50家券商发行了含“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债、证券公司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在内的债券,募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元,占券商融资总额的8成左右。

  而在权益性融资方面:截至12月15日,共有3家券商完成A股IPO,募资约102亿元(含中原证券),4家中资券商实现港股IPO,募资总额325亿港币;3家券商配股募资200.37亿元,2家券商各50亿元的配股方案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还有4家券商完成定向增发,募资总额约205亿元,3家券商已发布定增公告,拟募资额共1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融资规模较去年相比有所下滑。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高管及分析师认为,今年以来,券商受“资本中介业务收缩、市场行情低迷、自有资金充裕”等因素,融资需求并没有去年“旺盛”,去年多家券商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业务扩张的同时资本规模提升,而今年考虑到资金流动性情况、融资成本及募资投向等方面,券商融资结构性特征明显。

  下文将从“发债、首发、配股、定增”四种融资渠道来逐一呈现券商募资情况,看一看哪家券商融钱多、融钱快?

  发债:广发、国君、海通前三

  券商通常以“债券承销商”的身份活跃在债券市场,那作为“发行人”身份的券商,今年随着融资成本进入降息通道而下滑,发债规模“不可小觑”。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今年至少有50家券商发行了包含“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债、证券公司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在内的债券,募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元,占券商融资总额的8成左右。

  其中,广发证券发债规模最高,今年以来,广发证券已完成发行323亿元公司债券;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完成发行270亿元和260亿元的公司债券;发行公司债券规模超过200亿元的还有华泰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

  最新的消息是,新三板挂牌的南京证券36亿元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已拿到证监会批文。

  首发:3家A股上市,4家港股上市

  加上12月16日进行新股申购的中原证券,今年内共3家券商完成A股IPO。4家中资券商完成港股IPO。

  从募资金额来看,华安证券A股IPO募资最高,达51.28亿元;招商证券港股IPO募资最多,达103.36亿元。

  募资用来做什么?上述券商普遍提及,将募集资金重点投向主营业务。以中原证券为例,此次A股发行成功后,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具体将用于加大资本中介业务(融资融券等)的资金配置规模、积极拓展境外业务、增加和优化网点布局及建设非现场服务平台、根据市场情况适度扩大自营业务规模,以及对子公司增资等。

  配股:兴业、东北、太平洋已完成,西部、国海已过会

  从配股来看,今年上半年已有3家券商完成配股,分别是兴业证券、太平洋证券、东北证券

  其中,兴业证券和太平洋证券于1月份完成配股,分别募集资金约122.58亿元和42.98亿元;东北证券于今年4月份以9.08元/股的价格,配售数量合计约38328.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4.8亿元。

  更令券业欣喜的是,今日国海证券发布公告称,50亿元配股方案已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

  据悉,今年6月24日,国海证券发布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拟通过配股募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扩大业务规模特别是创新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与国海证券“同喜”的还有西部证券,50亿元配股方案也已过会。

  西部证券12月2日发布公告称,配股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根据方案,西部证券拟按每10股配售2.6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不超7.27亿股,配股募集资金不超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扩大业务规模,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定增:4家完成定增,3家在路上

  今年以来,山西证券长江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等4及券商已完成定增。

  此外,渤海证券、国元证券和华龙证券已发布定增预案(方案)。

  与国元证券不同,在新三板挂牌的华龙证券于8月底公布了100亿元的定增方案,华龙证券定增方案显示,该公司将在不低于每股2.61元的情况下,以询价方式确定最终发行价格,预计定增38.31亿股,募资不超过100亿元。华龙证券本次定向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最新的进展是,华龙证券定增方案正在接受甘肃证监局审核中,股票暂停转让中。

  除了华龙证券之外,并未登陆资本市场的渤海证券刚刚于今年8月下旬完成了第二轮定增,其增资是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以“进场挂牌方式”募资49.5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多家非上市证券公司已悄然“增加注册资本”:

  以今年7月底置入上市公司哈投股份的江海证券为例,10月18日,江海证券注册资本由17.86亿元增至67.67亿元,公司持有江海证券 100%股权。哈投股份以募集资金净额49.81亿元向江海证券有限公司增资,增资金额全部计入江海证券注册资本。

  同样,今年5月份被上市公司国盛金控全资收购的国盛证券,今年9月29日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20.35亿元增至38.03亿。今年5月份全资收购国盛证券的深交所上市公司国盛金控表示,此次收购所募集的配套资金中的33.96亿元用于补充国盛证券资本金。

  今年增资的还有:

  今年2月3日,民生证券注册资本由21.77亿元增至45.8亿元;

  今年9月26日,新时代证券注册资本由16.93亿元增至29.1亿元;

  今年12月6日,华信证券注册资本由49亿元增至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融资规模较去年相比有所下滑。华东地区一家大型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则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券商融资集中在去年上半年完成,今年融资需求明显不强烈。

  “去年上半年融资高点的核心原因在于,债券融资是因为两融规模大幅增长,需要现金流,所以通过债市融资;今年没有融资融券需求,没有股权质押需求,自有资金都用不完,当然整个融资规模在减少。”该人士表示。

  北方地区一家券商总裁则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券商融资基本就这些渠道,今年由于行情的关系,资本中介业务萎缩,不需要太多的资金。”

  另一位北京中型券商分析师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认为,券商融资会考虑资金流动性情况、融资成本还有资金运用问题,“今年的融资量可能小于前两年,因为2014年末到去年很多券商都有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主要是当时市场环境好,券商是以净资本监管的,各项业务规模及杠杆比率均与净资本规模挂钩,所以业务扩张的前提就是资本规模提升。今年市场不好,部分业务收缩,大部分券商内部资金较充裕。”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