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券商创新不要远离股市

2013年05月08日 07:39  金融投资报 

  记者 廖小涛

  一年一度的券商创新大会今年在“低调”中进行。但是,真正关心股市的人,在去年创新大会后没有看到券商成为扶起的阿斗,更没有看到市场雄风重振,加上证监会新近换帅,自然对今年的这个会议有了“好奇”感。

  回忆起来,去年的创新大会可谓轰轰烈烈,会后落实了11条30项创新内容,着实让券商有打了鸡血的亢奋。去年底,记者走访了成都本地几家大券商,一是想请教一下他们对创新的看法,二是也想看看创新大会后券商的收益究竟如何。结果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当年券商的盈利基本都来自固定收益,以往不受待见的固收部门扬眉吐气,而传统业务和自营早已变了味道。

  来看看券商创新了些什么。在记者走访的券商中,无一例外都把发行理财产品作为“亮点”来介绍。确实,去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松绑政策已经把对券商资产管理的这一块放松到很大的尺度,爱发啥就发啥,爱买啥就买啥。于是,券商拿着股民的钱甚至自营的钱去买银行理财产品。这就奇怪了,银行一个星期可以发几百只理财产品,作为客户,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何需在券商那里去拐个弯,直接去银行买不是节约更多?作为客户,股民和券商的天然联系就在股市,看到券商早已不做自营,被股市吓得去拣“渣渣钱”,个中滋味也可想而知。

  还有更“好玩”的创新。有拿到创新资格的券商,直接把网购列入了创新范畴。不需要转资金,可以直接在网上购物 。不错,这个办法新奇,可以留下一些保证金,券商也赚了一些点子费,但这不就是典型的“负债端”业务吗?做这个,是券商在行还是银行在行?

  去年大部分“玩得”好的券商都在固收尝到了甜头,但盘算盘算,多跑不脱接银行的残羹剩饭,或者当一个资金掮客而已,以己之短博别人之长,显见所谓创新的捉襟见肘。如今眼见曾经风生水起的投行业务惨淡下去,降薪裁员成为常态。但是,近两个月来,监管层开展的针对券商资管业务和债券业务的核查行动,“惊爆”出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杨辉等案子,是不是说明债券市场也可能是一潭深水,固收的出路真的是一片辉煌?而投行业务缩而又缩,到真的需要的那一天,券商真能像变戏法一样,整出个符合市场要求的班子出来吗?

  由此看来,去年以来的创新,已经离券商的本质越来越远,已经离股市上涨的要求越来越远。股市存在的理由在于有券商有股民的基本架构,他们是这个市场上应该永远在第一线的“先锋队”。股市从2007年6124点跌至如今2200点;在12年经济增长5倍以上、M2增发7倍以上,12年股市涨幅却为负。可以想见,1.6亿股民并不希望看到券商玩出多少新花样,而是希望券商真正把心放在股市上,能结合股市的特点和趋势去开拓自己的业务。股市上不去,股民赚不到钱,再怎么创新,券商也难有立足之本。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调整为13元
  • 体育曝弗格森周末宣布退休 曼城锁欧冠资格
  • 娱乐曝张艺谋再婚细节 大岳母九岁 实拍
  • 财经中石油同意取消限气令 前提是涨价8%
  • 科技微软6月推Win8升级版:或恢复开始按钮
  • 博客乐嘉:采访李亚鹏给我的强烈刺激
  • 读书极端年代小人物的命运:逃向苍天
  • 教育教室座位神分区走红 追忆那些年你坐哪儿
  • 育儿居委会规定小学报名先提供母亲上环证明
  • 官建益:股民终于能不在A股一棵树上吊死
  • 谢作诗:固定汇率是一种货币纪律
  • 袁岳:我希望监督红会什么?
  • 陶冬:放宽计划生育将提振万亿内需
  • 刘杉:美国主导新自贸区规则 不带中国玩
  • 徐一睿:日本灾后复兴缓慢的警示
  • 李迅雷: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衰落
  • 朱宁:投机刚需在 房价难稳定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
  • 白明:美对华限购法案是大愚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