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今日,IPO财务专项检查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自查可谓挟雷霆之势,也取得了霹雳之效;另一方面,此后的抽查及相应的追责,更令参与各方翘首以观。
证券时报记者 刘璐
IPO财务专项检查大潮袭来,一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IPO)企业被拍到了沙滩上。
这场检查,一直伴随着媒体高亢的报道热情。在各方主体发声热情、媒体报道资源分布不同的情况之下,监管部门和拟上市企业的声音相对缺失,各类投行人士匿名诉说着辛苦的旅途、堪称奇幻的个别企业造假把戏、对行业的迷茫等等。如此下来,对这场自查的解读略显单向。
先退一步回到上任证监会主席的惊人一问——“IPO不审行不行”。在不少观察人士的摇旗呐喊中,实施IPO注册制犹如一剂灵丹妙药。此次IPO自查,可谓一支体温计,多少测出了各方归位尽责的真实温度。尽管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如此一番大范围撤退,至少显示发行体制改革难以单兵突进式地一招制敌。在信息披露质量、归位尽责意识、追责机制均有待提高的当下,系统地考虑和布局比简单地追求注册制更为务实。
再看自查行动,且不说那些关于劳民伤财、心力交瘁的吐槽,试想,那长长的终止审查企业的名单,背后会有些怎样不可言说的故事。
在终止审查之前,这些企业所处的审核阶段从初审、反馈、预披露到已经过会的都有,无论走到了第几步,撤回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以投行为例,其单一项目的绝大部分乃至全部收入有赖于IPO的成功。当自查运动以黑天鹅的姿态降临,投行IPO项目的项目成本、风险系数、成功率均已大幅改写,尤其是在高风险的创业板领域。
虽未多做解释,然而监管部门行胜于言,此举已对原有的IPO生态链构成强烈冲击。
行至今日,IPO财务专项检查走到了一个前路未明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自查可谓挟雷霆之势,也取得了霹雳之效;另一方面,此后的抽查及相应的追责,更令参与各方翘首以观。
如以风暴雷霆始,以和风细雨终,则不过是过关者暗自侥幸,旁落者不思反省;如将此前的长虹[微博]之势一以贯之,为市场树立明确的规则和预期,方可令规范的企业、勤勉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颔首,也不枉此番辛苦付出的汗水和智慧。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