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低估值蓝筹存阶段性机会

2014年04月16日 04:36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邓飞

  日前,主题为“2014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的瑞银证券财富管理媒体圆桌会在深圳举行。会上,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表示,最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稳定在7.5%-8%之间,经济形势并不悲观;未来3~6个月A股总体区间波动格局难改,但会出现阶段性反弹。

  进入2014年,中国1~2月份经济数据全面放缓,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及风险事件发生的担忧(房地产放缓、信用事件偶发、人民币贬值),市场情绪十分低迷。全国两会之后,政策开始向稳增长倾斜,市场悲观情绪有所修正。高挺认为,经济增长二季度将有所改善,推动力主要来自国际复苏对出口的拉动、两会之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一些稳增长措施推出等。“预计2014年全年GDP增速将从去年7.7%小幅回落至7.5%。内需基本保持稳定,房地产投资放缓会拉低今年投资增速,但消费增速会有所回升。”高挺说。

  当谈到经济波动的核心变量时,高挺强调,信贷周期将是2014年增长波动的关键因素。高挺预计,2014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将从2013年的14%降至12%,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速也将回落至15%~16%,而造成信贷条件波动的可能因素包括金融创新、影子银行监管等。

  政府稳增长带来的最直观反应,就是市场悲观情绪出现修正,这从近期A股市场的金融地产板块企稳回升可看出端倪。对于A股二季度投资策略,高挺给出“A股总体区间波动格局难改,未来3~6个月从底部上行”的核心观点。“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出现金融危机的风险很低;经济有望在国际复苏和政策扶持下企稳;房地产行业放缓但仍有较好支撑,因此对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股市将出现阶段性反弹。”高挺这样说,“然而,一季度经济数据使我们相信上市公司季报面临一定压力,同时小盘股的调整可能延续一段时间,因此建议配置上向低估值蓝筹倾斜。”

  在行业配置选择上,高挺认为低估值的金融和地产存在阶段性机会。而估值和行业利润增长的强弱差异使他继续偏好业绩较强的消费类板块(大众消费、医药、家电、汽车等)。此外,在主题投资机会选择上,他看好国企改革、铁路投融资改革、节能环保(包括LED板块)的受益股。

  对于近期备受瞩目的沪港通试点,机构观点普遍类似,都认为将对蓝筹股估值修复有所推动。高挺建议投资者,多去寻找双方市场稀缺的投资标的,或许其中的机会更大。“港股有不少互联网、电信类的行业龙头,这是A股没有的;而A股也有港股没有的,多是消费股,如白酒、医药、汽车行业的龙头。”高挺说。

  此外,一旦上海及香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后,必然需要双方的监管制度和交易机制并轨,加速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金融类创新手段也将不断丰富。基于此,高挺强调,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在沪港通等因素影响之下,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很好的投资品种。

  而对于本轮全球科技股调整,高挺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国内科技股估值非常高,加上国内的经济环境,可能国内科技股整体调整压力要比海外大。据他统计,目前美股科技股与标普指数的溢价比过去历史平均值还要低,已经没有太多的调整空间,因此调整可能会很快结束。而A股科技股还受到国内经济周期、沪港通及资金转向的影响,可能调整周期会比海外要长,而以高估值科技股为代表的创业板调整也没那么快结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三峡集团元老否认三峡工程花掉全国5千亿
  • 体育亚冠-恒大0-2负 孙继海米西红牌贵州出局
  • 娱乐张柏芝:寂寞想找熟男 曾当小三藏衣柜
  • 财经一季度GDP增速今日公布 或放缓至7.3%
  • 科技安卓应用审核乱象:诈骗软件冲上榜首
  • 博客日本媒体为何说中国军队是纸老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春游致8死32伤 校长称不敢再组织
  • 林采宜:中国经济当下不需要刺激
  • 股民老张:房地产行业最终会被谁玩死
  • 张庭宾:中国已步入债务高风险期
  • 许一力:水污染谁才是真正的造谣者?
  • 小小鸟: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太快了
  • 黄人天:金融改革要像反腐一样打老虎
  • 李锦:混合所有制的标准是什么
  • 钮文新:中国的舆论谁主导?
  • 张炎夏:自贸区的N-1PK保税区N+1
  • 易宪容:沪港通的核心及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