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09:25 中国证券网

  华讯投资

  目前离2017年只有两个交易日,除了市场资金面相对趋紧、解禁压力较大外。其实年前市场的投资意愿以及市场的投资情绪同样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反映最为直接的就是成交量的变化。数据显示,目前两市成交量的总成交额刷新近三个月来新低。

  短期成交量仍然维持在4000亿左右,是否应验“地量现地价”还不能轻易下结论。毕竟前三个月,是一波放量反弹的行情,与之相比“地量”显然还不够低。能代表今年地量的是3月11日,的3000多亿元,9月30日不足3000亿元。因此,没有地量,地价也就无从谈起。

  再谈资金面,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品种市场、做空机制等让资金的选择越来越多。以债券市场为例,前半年的疯狂在下半年趋于沉寂。当股市出现一波反弹之时,债市则表现惨淡,甚至在12月一度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局面。

  对于债市而言,不管行情大跌还是去杠杆压力较大,至少有很多的资金仍然驻扎其中。同样,还有大宗商品市场今年也是玩得风生水起,做空机制下的商品期货正在为普通投资者所了解和接受,而市场的火热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同样起到了股市抽血的作用。而股市在“脱虚入实”的政策引导下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从市场层面看,其实永远是机会与风险并存。那么针对目前的“鸡肋”行情,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应该提醒投资者的到底应该是夸大机会,还是强调风险。我们认为在以散户为主导的A股市场,需要分层次和分群体去宣传,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对于专业人士或者具备相当水平的半专业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对专业的分析与引导,更多的偏向于机会的把握;而对于大多数沉溺于股市,操作水平相对较差、甚至不太懂的股民,我们更希望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引导,更多的传递风险的防范,使他们能够通过风险教育,在市场中逐步成长提高。

  而对于机会和风险的提示,应该是完全建立在较为理性的分析和相对合理的研判基础之上。说的这里,我们还是回到市场,从技术面对行情走势加以判别。

  我们说过,周一市场走出“过山车”行情,午后的拉升有护盘之嫌。随后的行情很快验证了这一判断,将指数带上半年线之后,市场再度回到自我运行的轨迹,周二和周三的反弹都在短期均线受到压制,说明反弹的力度是极为虚弱。

  到在上攻屋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调整再度到半年线以寻找支撑。在最后两个交易日,半年线以及3100点只是短期支撑,守住年前底线就是胜利。

  综合来看,年前行情运行于60日均线与半年线之间。但年后到春节这段时间,从资金面去考量,整体走势仍然可能走极端,说大盘去不去年线为时尚早。从操作层面看,年前首次仍然存在结构性的机会,但机会把握难度相对较大。

  主要是因为存量资金各自为战,加上游击战的做法让投资者难以捉摸。对于具备操作能力,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基本面充分挖掘有题材、有业绩的个股,以短线的快进快进行把握;而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目前行情是多看少动或只看不动。因为短线操作无法把握、中线布局时机不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