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震荡向上题材股活跃 八大机构看后市

2014年06月27日 18:0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市场回顾:周五A股早盘弱势震荡,午后权重股止跌回升,上证综指一度翻红,随后银行、保险股难改低迷,拖累股指回落。截至收盘,沪指下跌2.17点,跌幅0.11%,报2036.51点,成交767.1亿元;深成指涨20.74点,涨幅0.28%,报7312.62点,成交1212亿元,中小板指收盘涨0.18%,创业板指涨0.18%。大盘将何去何从,看八大机构分析:

  股商财富报告:窄幅震荡 操作轻大盘重个股

  沪指特立独行倒还没破坏K线形态,下方政策底近在咫尺,随时面临强劲支撑,如果周末消息面打破平静,则股指有可能顺势突破。但若没有实质政策出来,上方中长期均线还将压制股指空间。不确定前提下,市场维持局部行情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新股效应还在扩散,投资者适当轻大盘重个股,控制好仓位顺势而为。

  华讯投资:盘面两极分化 保持蓄势向好格局

  华讯视点:3新股今日开盘继续涨停,带动题材股延续近期强势上攻姿态,但金融蓝筹股表现一般,盘面出现两极分化。预计短期A股保持蓄势向好格局,策略上轻大盘重个股,可挖掘参股新股、4G、新能源等板块。

  金证顾问:持续力不够 中继形态明显

  配合月线,市场已经在2000点附近盘整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连续5个月收出十字星),所谓熊市中“久盘必跌”,是因为盘整的时候其实就是多空 博杀和蓄势的时候,2月、4月和本月的长上影线说明多方进攻后的失败,现在担心的就是空方的反扑。在月K线上,可以看出12年底、13年6月的实体下沿和 下影线都是空方的反扑空间。时间上也就是7月上旬,空方可能会为7月K线留下一根长下影线。

  源达投顾:重心逐步上移 量能仍略显弱势

  本周指数虽震荡上行,但量能决定其仍处弱势格局,投资者仍需注意风险,耐心等待后市放量。对于新股上市面临长达15天的空窗期,市场对于次新 股、关联股的余温或将持续,同时在题材股异彩纷呈的表现下,投资者也可关注受政策扶持的集成电路、国产替代、信息安全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

  大摩投资:指数平淡 个股延续活跃

  我们依然认为短期沪指将维持2050-2000点区间震荡,沪指短期想要向上突破2050点一线阻力位以及上方多条均线压制的话还需要继续放量,不过深成指以及创业板目前量价配合良好,未来预计仍有操作机会。策略上建议投资者轻指数重个股,短期还是以申购新股和操作次新股为主,另外可以对有业绩支撑和具有政策红利的行业和个股进行波段操作。

  同花顺:三大因素催生A股结构性盛宴

  近期市场炒作有两条主线,其一是新股、次新股和参新概念股,在游资接力炒作的行情下,后市仍有短线交易性的机会;另一条主线则是事件驱动型的投资机会,如职业教育等题材连续上演涨停潮,这也是近期游资炒作的主要思路。从中长期来看,高铁、特高压、核电等受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将会有好于大盘的表现。

  宁波海顺:低价股再受关注 市场交投活跃

  从技术分析看,收敛三角形渐处尾端,大盘随时会选择方向进行突破,近期热点依旧在次新股以及中报高送转概念题材股,但从操作策略上仍建议投资者以谨慎防御为主,等待趋势明朗。

  倍新咨询:创业板和中小板面临前期高点位置压制

  后市方面,创业板和中小板都面临前期高点位置的压制,且股指在尾盘时有回落,投资者应注意上方的压力。激进的投资者仍可重点关注近期回调到位的重组收购题材中小盘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上证指数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特稿:令政策的政坛往事和家族史
  • 体育世界杯16强产生 C罗进球葡萄牙仍出局
  • 娱乐宁财神吸毒被警方控制 3次共买3千元毒品
  • 财经世界杯赛事地下赌球:十赌九输有去无回
  • 科技阿里巴巴将在纽交所挂牌:股票代码BABA
  • 博客李宇春:遭金星郭富城排挤事件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生宿舍裸睡被通报(图) 国际高中展
  • 高善文:经济增长可能会逐步回升
  • 苏鑫:今年房企将进入实质性整合年
  • 金路:创业板高PE就一定会下跌吗?
  • 朱宁:下半年房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 不执着:陈光标解救纽约穷人有何玄机
  • 李江涛:解析赵本山的商业模式
  • 朱大鸣:影子银行溃坝会冲垮高房价吗
  • 冰冷:我国的房价及新股最便宜
  • 刘杉:微刺激要靠地方政府唱大戏
  • 罗天昊:警惕“国家级大战略”泛滥